中新网哈尔滨11月19日电 (记者 史轶夫)11月19日,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全面推进健康龙江建设”专题发布会上,黑龙江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栾枫以“全生命周期”“看病更安心”等六大关键词,系统阐述了“十四五”期间黑龙江卫生健康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成果。

(图: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发布会第九场现场 石启立 摄)
核心数据彰显民生温度:人均预期寿命突破79岁
栾枫在发布中透露,截至目前,黑龙江省人均预期寿命从2020年的78.25岁提升至79.2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优化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十三五”末提升10.41个百分点,达到32.16%。这一组数据背后,是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网络逐步完善。
全生命周期守护:从生命起点到老龄关怀
针对生育支持,黑龙江率先出台育儿补贴政策,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3个,140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与87家新生儿救治中心构建起母婴安全防线,免费无创产前基因筛查实现全覆盖。面对老龄化挑战,3个城市入选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医养结合机构数量增幅居东北三省首位,为老年人提供“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看病更安心更便捷
“我们通过‘请进来、沉下去’双轮驱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栾枫介绍,呼吸、儿童、中医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继落户黑龙江,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形成辐射全省的医疗服务网络。同时,807名省级三甲医院专家对口支援67个县级医院,推动县级医院可诊治常见病种类突破200种,乡镇卫生院“一乡一院”、村卫生室服务实现全覆盖。数据显示,今年全省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同比上升9.23%,而群众看病总费用下降7.02%,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双双降低。

(图:黑龙江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栾枫在发布会现场 石启立 摄)
公共卫生防线前移:应急能力全面升级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方面,黑龙江布局3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1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储备1.1万张重症救治床位,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改革重组全面完成,村居民公共卫生委员会实现全覆盖。此外,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和“两癌四高”(宫颈癌、乳腺癌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筛查广泛推行,健康管理关口持续前移。
中医药传承创新:传统智慧惠及民生
“十四五”期间,全省中医医疗机构从1768家增至2449家,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普遍设置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基层中医药服务实现全省覆盖。栾枫表示:“通过推广‘未病先防’理念,中医药正成为群众身边的‘健康密码’。”
人才科技双驱动:智慧医疗赋能基层
栾枫强调,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与科技支撑。目前,全省卫生人员总量达33.3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护士和全科医生数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龙江名医”工程培育1297名领军人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在智慧医疗领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五级医疗机构,电子健康卡“一码通行”,远程医疗平台接入机构超2万家,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国际视野与责任担当:从亚冬会到非洲援外
“我们不仅打赢了疫情防控人民战,还高标准完成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医疗保障任务,被亚奥理事会称赞为‘亚冬会历史上最好的医疗保障团队’。”栾枫自豪地提到,黑龙江还派出医疗队远赴非洲三国执行援外任务,以医术和大爱赢得国际赞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