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晋中11月20日电(高雨晴) 在全市率先完成海拔900米以下区域散煤清零,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国排名大幅跃升超60个位次,“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全面推进,涂河获评省级“四星级幸福河湖”,国省市考5个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在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晋中榆次区亮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建设的“成绩单”,展现了令人瞩目的生态改善成果。
当日,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召开了“见证高质量发展的晋中实践”——晋中市辉煌“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场新闻发布,榆次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成为焦点。
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榆次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晓光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榆次区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引领,累计投入超过13亿元,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
在大气治理方面,榆次区采取了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措施。紧盯臭氧和秋冬季污染防治两大关键战役,实现分季分策的精准管控;坚决推进“散煤清零”工程,通过禁煤区扩围和清洁能源替代,从根源上削减污染;大力淘汰老旧车辆,全区累计淘汰国五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超过2000辆,有效推动了交通运输结构的绿色转型。
“通过这一系列硬核举措,我们的空气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不仅PM2.5等多项指标持续向好,空气质量综合排名更是历史性地突破了百名大关,‘榆次蓝’从曾经的奢侈品变成了现在的常态。”张晓光自豪地说。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榆次区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地以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为总目标,通过系统治理,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如今,榆次区的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城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同时,新建和改造了17座污水处理站,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52.3%,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清洁的用水环境。
“‘十四五’期间,榆次区在生态环境上真正做到了‘力度空前、投入空前、成效空前’。蓝天更多了、河水更清了、城乡更美了,老百姓的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实实在在。”张晓光表示,下一步,该区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区生态环境从“提质增效”迈向“品质领先”,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