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9日电 未签劳动合同是否就意味着不存在劳动关系?针对这一常见疑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于11月19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权威解答,明确指出: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仍可能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若同时满足以下三项条件,劳动关系依法成立:
(一)主体资格合法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需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要求。例如,用人单位需为依法登记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劳动者需达到法定劳动年龄且未达到退休年龄。
(二)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需适用于劳动者,且劳动者需接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例如,劳动者需遵守考勤制度、接受工作安排,并定期领取工资。
(三)劳动内容属于业务组成部分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必须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例如,外卖骑手为平台接单配送、程序员为公司编写代码等,均属于典型情形。

图片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
人社部提醒,劳动关系认定需综合判断,建议劳动者保留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转账凭证等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发生争议,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