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11月20日电 (记者 李庭耀 杨静)“五年来调解案件60余万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彰显。”山西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苗伟20日表示,该省以法治之力深化基层治理,构建起多元共治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图为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当日,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六场新闻发布会,省司法厅有关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成效,重点展示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成果。
山西省司法厅副厅长王素梅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调解工作向专业化、多元化转型。目前建成2.4万个调解组织,配备8.8万名调解员,形成覆盖城乡的调解网络。针对重点领域矛盾纠纷,设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717个,将调解触角延伸至医疗、知识产权、金融等新兴领域。
通过创新“调解+律师”“调解+公证”等联动机制,全省11个设区市律师协会均成立调解中心,117个县(市、区)建立504个律师调解工作室。这种“1+1>2”的协同模式,使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显著提升,2024年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通过调解和解方式结案达2405件。
在行政争议化解方面,山西省司法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马慧健透露,自2022年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以来,全省复议机关总量精简至141个,群众只需“认准一扇门”即可办理复议事项。同时设立500余个行政复议便民联系点,推广“在线复议”平台,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将服务窗口延伸至乡镇街道。
数据显示,2024年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施行以来,全省新收案件近2.4万件,近九成案件实现案结事了。通过坚持“有错必究”原则,“十四五”以来累计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5936件,针对执法共性问题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976份,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在仲裁工作领域,山西省推进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累计办理仲裁案件5.4万余件,案涉标的额617亿元。其中2024年受理案件20312件,较2020年增长四倍多,仲裁在解决民商事纠纷中的首选率持续提升。
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全省建成144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65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培养超过12万名“法律明白人”。这支扎根基层的法治队伍,同时担任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法治实践引导员,为基层依法治理注入持久动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