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曾玥) 记者20日从中国教育部获悉,202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127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48万人,这一数据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凸显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
当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与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工作会议,重点部署了“十五五”时期,特别是针对2026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会议强调,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需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毕业生能够高质量、充分就业。
据悉,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教育部已部署各地各高校全面开展“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扩容提质行动”。该行动将围绕多个关键方面持续发力,包括推进促就业政策的全面落实、加大稳岗拓岗力度、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深化产教融合以实现供需精准适配,以及抓实重点群体的帮困兜底工作等。这些举措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完善、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自秋季学期开学以来,各地各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纷纷开展202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金秋启航”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这些活动汇集了大量优质就业岗位信息,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汇集并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超过1200万个,有效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就业政策措施,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呼吁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繁荣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