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额尔古纳河畔丰收季:百万亩麦田奏响金色乐章

时间:2025-09-23 19:01: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令旗

中新网呼伦贝尔9月23日电 题:额尔古纳河畔丰收季:百万亩麦田奏响金色乐章

作者 张玮 薛涛

九月的额尔古纳河畔,百万亩麦田在秋风中翻涌出金色波浪。当晨雾还未散尽,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农牧场120连(队)的田间已传来机械轰鸣——这片北纬50度的黑土地,正用最饱满的姿态迎接一年一度的丰收盛典。

收割机作业场景

三代人的丰收接力

清晨6点,34岁的周超蹲在收割机旁进行最后的检修。他指尖划过刀片上残留的麦壳,捻起一粒未脱落的麦粒在掌心揉搓,金黄的麦壳簌簌落下。"听这输送管的闷响,今年麦粒够瓷实!"这位"垦三代"露出笑容,他清楚记得爷爷弯腰割麦时被镰刀磨出老茧的双手,也见证过父亲开着老式拖拉机在田埂间颠簸的背影。

如今,周超操作的新型收割机每小时可收割15亩麦田,精准度达98%以上。"以前暴雨浇倒的麦田,人们要蹲在泥水里一株株捡拾;现在智能设备7天就能完成过去半个月的活计。"他蹲在田埂上啃着热气腾腾的黏玉米,玉米香混着麦香在晨风中飘散。

粮仓麦粒堆积

科技守护的丰收密码

麦场主任李铁柱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每批粮食的入库时间、湿度数据和通风频率。这位有着20年经验的"粮管家",正通过智能化粮温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着300吨小麦和150吨油菜籽的状态。"系统每12小时自动检测温湿度,我们根据数据调整通风,今年实现了零损耗储存。"

回忆起那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李铁柱仍心有余悸:"十几个人10分钟内完成30亩晾晒场的防雨布覆盖,比训练时还快。"现在,分类存放的粮堆旁立着电子标签,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完整的仓储日志。

麦场晾晒作业

暮色中的丰收交响

傍晚时分,夕阳将麦茬地染成金红色。周超打开卸粮口,金黄的麦粒如瀑布般涌入粮袋,工友们扛着200斤重的麻袋健步如飞。运粮车的车灯划破暮色,朝着智能化粮仓疾驰而去。粮仓内,自动分拣机正将不同品质的麦粒送入指定仓位,湿度传感器持续传输着实时数据。

从春播时的智能导航播种,到秋收时的无人机巡田,再到仓储阶段的物联网监控,这片黑土地上的丰收图景早已超越传统农耕的想象。当最后一辆运粮车消失在道路尽头,周超摸出手机查看天气预报——明天又将是个适合晾晒的好天气。

(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