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柏林9月25日电(记者李函林)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大关,以43.5%的市场占比稳居全球首位。这一数据标志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根据报告数据,2024年全球在役工业机器人总量达466.4万台,同比增长9%。其中中国存量达到202.7万台,较2021年的100万台实现翻倍增长。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孝幸特别指出:"中国通过制造业基地现代化战略,在自动化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
从增长轨迹看,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爆发式发展:2021年突破百万台门槛,2023年达150万台,2024年直接跃升至200万台量级。这种增速不仅远超全球平均水平,更使中国连续三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
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新安装工业机器人54.2万台,较十年前增长123%。其中中国以29.5万台的新增装机量占据全球54.4%的市场份额,日本(4.45万台)、美国(3.42万台)和韩国(3.06万台)分列二至四位。
从地域分布看,亚洲地区以74%的占比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核心市场,欧洲和美洲分别占16%和9%。这种格局反映出全球制造业重心持续向亚洲转移的趋势。
报告分析指出,汽车制造、电子设备、金属加工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的核心因素。预计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将达57.5万台,同比增长6%;到2028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70万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仍被持续看好。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对自动化设备的旺盛需求,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将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速。
这份由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再次印证了中国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全球工业自动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