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17日电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中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常纪文在北京举行的“干磨纸浆进口政策法律问题研讨会”上明确表示:“2018年中国政府实施禁止洋垃圾进口令,正值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其核心目的在于防止国外污染向中国转嫁。”
在造纸行业,进口废纸曾长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这一举措直接阻断了造纸企业获取进口废纸的渠道。面对这一变化,部分企业选择在海外投资建厂,将废纸初步加工成再生纸浆后再运往国内,试图以此绕过禁令。
但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以来,已发生多起海关查验出以再生纸浆名义进口固体废物并退运的案例。常纪文指出,禁令实施后,效果显著,对改善中国的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仍有一些不法分子试图钻空子,将发达国家的废纸等洋垃圾送到一些国家进行简单研磨,不经过高温蒸煮和细分拣即出口到中国。这些废纸中重金属、灰分、危险废物、病原体、放射性等指标超标,属于变相的洋垃圾进口行为,严重威胁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
针对这一问题,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的专家表示,应逐步完善相关标准,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造纸资源的稳定供应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常纪文进一步建议,相关部门应联合开展调研评估,针对执法监管中的漏洞加强对应措施,完善相关指标,并将推荐性标准转为强制性标准,以更有效地遏制变相洋垃圾进口行为。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在2025年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各地生态环境部门要巩固拓展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改革成效,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做好相关工作,共同守护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