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郑州10月2日电】题:铁路天梯小站守护者:丁建新的30年坚守
作者:刘鹏 黄晨曦
“屯嘉1,嘉峰线路所通过。”10月1日正午12时05分,中国铁路郑州局焦作车务段嘉峰线路所内,值班员丁建新熟练排列信号后,手持对讲机与室外调车员进行联控作业。这座建在百米高岗上的50平方米小站,因需攀爬陡峭土坡被称作“天梯小站”,而54岁的丁建新已在此坚守30余年。
(图为丁建新行走在通向嘉峰线路所的土坡上。黄晨曦 摄)
每日清晨7点,家住洛阳的丁建新需乘坐4小时通勤列车抵达嘉峰车站,再徒步3公里攀爬近30分钟陡坡方能到岗。自1994年侯月铁路(山西侯马至河南月山)通车起,20多岁的他就扎根于此,从最年轻的职工变成同事口中的“老丁”。
这座四下无人的“天梯小站”,夜间常是方圆数公里唯一的光源。作为侯月铁路亿吨煤运通道的关键节点,嘉峰车站高峰期日均装车超500辆,发送货物3万余吨。丁建新所在的小站虽面积狭小,却承担着5个方向的列车接发、调车作业及电厂煤炭运输重任。
(图为丁建新正在进行联控作业。黄晨曦 摄)
“双节期间用电量大,电厂用煤需求激增,工作量翻倍。”连日阴雨中,丁建新在户外立岗时常被雨水浸透。当夜幕降临,他趁着短暂休息与家人视频通话,女儿“陪我去奶奶家”的请求让他露出笑容:“国庆假期后两天能回家补过。”
这份坚守离不开家庭的默契支持。妻子何秀琴曾是铁路职工,退休后承担起照顾老人和女儿的重任。“我把家里安排好,他工作才能安心。”何秀琴说。正是无数像她这样的家属,构筑起铁路运输的坚实后盾。
透过小站窗户望去,昔日荒山已遍布民居厂房,柏油路网四通八达。丁建新感慨:“30年前哪敢想这样的景象?听说侯月铁路扩能工程今年启动,运输效率会更高。”深夜,对讲机再次响起,他迅速投入夜间作业。
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嘉峰车站完成电煤装车4.8万辆、发送322.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5%和4.2%,有力保障了民生用电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