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10月18日电 (单鹏) 沉睡三千年的三星堆文物持续引发全球关注,近日,一本深度解析古蜀文明与中华文明关联的权威典籍在2025天府书展上正式亮相,为公众揭开古蜀国的神秘面纱。
2025天府书展于10月17日至20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本届书展的重磅活动,《探寻古蜀国:从三星堆看中华文明(典藏版)》新书发布会吸引众多读者关注。活动现场,古蜀考古权威专家、美术史学者、历史爱好者及文化博主齐聚一堂,通过跨领域对话推动古蜀文明走进当代社会。
图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剑华(左)与四川省美术史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唐林(右)在发布会现场与读者交流。 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 供图
本书作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剑华结合数十年考古经验指出,早在四千多年前,成都平原已形成密集的古城群落,蜀山氏族与周边族群结盟建立了延续五个王朝的古蜀国。"由于文献记载匮乏,古蜀国长期笼罩在神秘面纱中,而三星堆考古发现彻底改写了这一局面。"
谈及三星堆考古突破,黄剑华难掩激动:1986年,三星堆一号坑、二号坑出土的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杖等文物震惊世界;近年三号至八号坑又发掘出万余件青铜祭坛、神兽等新文物,延续着"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传奇。"这些文物现陈列于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展后持续引发参观热潮,印证了大众对古蜀文明的深厚兴趣。"
在专题演讲中,黄剑华系统总结了古蜀文明的五大特征:其一,历史悠久且文明高度发达;其二,形成独特体系并保持鲜明地域特色;其三,在南方文化系统中产生深远影响;其四,与中原文明保持密切交流并吸收外来文化;其五,内涵丰富堪称文明百科全书。他特别强调,三星堆青铜文化以独特的造型语言,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引人注目的是,三星堆出土的印度洋海贝、远销古印度和大夏的蜀布丝绸,证明古蜀人早在三千年前就通过西南古商道与世界展开贸易。
四川省美术史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唐林从艺术史角度解读三星堆价值。他指出,三星堆青铜造像群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之作,更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这充分证明中国与古希腊、古埃及一样,在人物雕像艺术领域有着悠久传统,创造了无数传世经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