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癌症早筛第一股”退市:北大团队造假,400亿灰飞烟灭

时间:2025-10-31 09:03:55 来源:霁寒飘雪 作者:霁寒飘雪

2025年10月27日,港交所的一声公告,给“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的资本故事画上了句号。

这家曾凭4133倍超额认购创港股纪录、市值冲至400亿港元的明星企业,终因造假黯然摘牌

许多散户多年的积蓄血本无归,光大、博时等基金将其估值砍至0.01港元,这场由北大精英团队导演的骗局,撕开了癌症早筛行业的信任裂缝。



诺辉健康

明星企业断崖式崩塌,4000散户血本无归

截至2025年9月,通过CapitalWatch登记维权的投资者已超4000人,申报损失金额从数万元到百万元不等,累计超7亿港元,后续曝可能达30亿港元。

这些投资者多是普通工薪族,被“北大团队”“行业第一股”的光环吸引入市。

诺辉健康的结局早已注定,2024年3月停牌后,股价定格在14.14港元,较26.66港元发行价近乎腰斩。



诺辉健康

2025年10月22日,港交所正式宣布其退市,11月14日开曼群岛清盘聆讯将召开,公司资产已交由清盘人接管。

这场崩塌不只是一家公司的死亡,更是资本对医疗行业盲目追捧的恶果。



诺辉健康上市时

北大团队的“粪便造假术”

但比起退市带来的财产损失,更让投资者脊背发凉的,是这场造假案暴露的无底线操作。

做空机构CapitalWatch的调查揭开了惊人真相,诺辉健康销售团队竟给环卫工人少量费用,获取公厕粪便样本,再用技术手段拆分给多个虚假账户,伪造检测需求。

资金造假同样精密,公司先与经销商签大额合同,以“营销费用”名义打款给第三方平台,再由平台以“采购试剂盒”名义回流资金,形成虚假销售闭环。



诺辉健康

此外,还有大量产品根本没发货,就被标记为“已销售”,甚至将过期产品算入营收。

数据不会说谎,CapitalWatch测算,诺辉2022年宣称营收7.65亿元真实销售额仅7695万元,不足十分之一。

对比美国同类产品Cologuard年入近20亿美元的真实业绩,诺辉的“增长神话”显得格外讽刺,医疗行业的造假远比普通企业更伤人,它透支的是患者和投资者的双重信任。



美国Exact Sciences公司旗下Cologuard卖得很好

从400亿到退市的19个月惊魂路

可谁能想到,这场荒诞骗局的主角,曾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2021年上市时,诺辉健康获4133倍超额认购,创港股第二大超购纪录,市值一度飙升至400亿港元,成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

转折发生在2023年8月,CapitalWatch发布做空报告,直指其九成收入造假。

彼时诺辉态度强硬,创始人朱叶青公开驳斥,称报告“失实误导”,还宣布5亿港元回购计划,股价短暂回升,不少投资者选择相信。



诺辉健康创始人朱叶青

真正的致命一击来自审计机构德勤,2024年3月,德勤因无法核实销售数据,拒绝在2023年报上签字,直指其销售模式合理性存疑。

随后管理层多米诺骨牌倒塌,CFO、审计机构接连离职,朱叶青先辞CEO,后被罢免执行董事,理由是“管理理念与董事会重大差异”。

高增长叙事的泡沫,终被专业机构的质疑戳破。



诺辉健康创始人朱叶青

北大精英的“合规口号与造假实锤”

这场从高光到崩塌的闹剧里,创始人朱叶青的角色始终充满矛盾,这位北大精英的言行反差,恰恰戳破了行业的虚伪面纱。

朱叶青毕业于北大生科,后获光华MBA,曾任GE金融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与两位海外博士校友联合创业,精英光环拉满。

他最常挂在嘴边的是“合规”,2023年在“西湖对弈”论坛上,他强调“所有产品必须合规获批,这是行业生命线”,还展示15人团队做2800场宣讲会的“努力”。



诺辉健康创始人朱叶青

甚至2024年初,他还受邀出席全球顶级的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分享“商业化创新”。

但实际操作中,他却带领公司游走在违规边缘,将仅限院内辅助诊断的LDT模式产品,违规推向C端体检市场,销售费用率常年超70%,远超行业60%的上限。

如今他的微信签名改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份“反思”在造假事实面前,只剩讽刺。精英光环终究掩盖不了道德缺失。



诺辉健康创始人朱叶青

早筛赛道的“合规泡沫”被戳破

诺辉的倒下,像一颗石子砸进癌症早筛行业的深潭。

长期以来,这个赛道充斥着“重营销、轻研发”的怪象,行业80%销售费用用于渠道推广,而非技术验证,诺辉更是其中典型,2022年销售费用率达72.56%,应收账款飙至5.85亿元。

LDT模式的监管漏洞更被暴露无遗,这种“医院自建实验室检测”的模式,本仅限院内患者使用,却被多数企业用来规避监管,快速开拓C端市场。

诺辉健康

2024年国家药监局曾通报23家企业药品不合规,虽非早筛领域,却折射出医疗行业合规监管的紧迫性。

眼下诺辉的余波还在蔓延,其核心产品“常卫清”注册证11月8日到期,公司清盘状态下无人推进续证,曾被寄予厚望的HPV产品“宫证清”,也已被药监部门拒审。

这场骗局给行业敲响警钟,脱离合规的“高速增长”,终究是镜花水月。



诺辉健康

结语

姚琴至今保留着当初买入诺辉健康的持仓截图,从盈利浮盈到亏损清零,截图里的数字变化,记录着一场资本骗局的始末。

诺辉健康的400亿市值灰飞烟灭,带走的不仅是投资者的积蓄,更是医疗行业的信任资本。

但也正是这样的教训,让市场逐渐清醒,医疗不是资本游戏的筹码,早筛不是造假套利的工具。

当行业褪去浮躁,监管补全漏洞,投资者回归理性,或许才能诞生真正的“中国Cologuard”。

诺辉的故事落幕了,但医疗行业的合规之路才刚刚启程,毕竟,关乎生命健康的领域,容不得半点虚假。

信息来源:“早筛第一股”造假退市!诺辉健康400亿市值归零警示录
新浪财经 2025-10-23



信源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