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最折磨人的慢性病有哪些?医生揭示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症

时间:2025-10-01 04:26:14 来源:鬼菜生活 作者:鬼菜生活



在一次老同事聚会上,我注意到老李独自坐在角落,神情落寞,桌上的饭菜几乎未动。当我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时,他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低声说:“睡不着,吃不下,浑身难受。不是病要命,而是这病太折磨人了。”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



确实,真正折磨人的病,往往不是那些能迅速致命的疾病,而是那些慢性、反复发作、让人看不到尽头的病症。它们像细水长流般侵蚀着人们的生活,将原本多彩的人生逐渐拖入灰暗。

作为一名从业二十年的医生,我接触过无数这样的病例。每当看到病人痛苦的神情、家属无助的眼神,以及家中那因病而变得压抑的氛围,我就更加确信,那些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才是最可怕的。它们不直接夺走生命,却能让人的生活变得举步维艰。

记得有一年冬天,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前来就诊。她平时精神矍铄,但最近却总感觉胸口闷,晚上睡不好觉。我一看她的眼圈发黑,体重也明显下降。经过检查,确诊为慢阻肺。她听后泪流满面,说:“我连走五十米都喘,还怎么过日子?”



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阻肺、哮喘等,一旦失控,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掐住你的喉咙,让你喘不过气来。原本轻松的呼吸变得困难重重,生活的每一秒都充满了煎熬。这种病不会让人一下子倒下,却能让人整夜整夜地咳嗽,走几步就喘,连洗个澡都要歇好几次。许多老人因此不敢出门,不敢笑,不敢哭,生怕一咳就上不来气。

还有一类病,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将人困在屋子里,一天比一天消沉。抑郁症就是其中之一。我曾接触过一位病人,老伴去世后,她整个人就像被抽空了一样。开始只是晚上睡不着,后来连饭都不想吃,整天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子女说她懒,可我知道,她是心里生病了。



抑郁不像感冒,吃点药就能好。它像个黑洞,将人的喜怒哀乐全部吞噬。这类病人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容易被误解。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问题,都会让他们更加想要逃避。我总劝家属,别只想着吃药,更要陪着他们看一场老电影、晒一下午太阳。精神的病,药只能治一半,剩下一半靠人情味。

还有一种病,听起来不吓人,但真得了,那滋味能让人疯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就是缠腰龙留下的痛。这种痛在皮肤上、神经里,连风吹一下都像刀割。有个老爷子,五年前得过一次,现在还不敢穿紧一点的衣服。这种疼,不是忍一忍就能过去的,是连夜都不敢翻身的疼。

疼痛,是最直接的折磨。不像别的病还可以靠意志力扛,神经痛是每一秒都在提醒你:你在受折磨。我曾陪过一个老太太,夜里疼到哭,她说:“我宁愿再生一次孩子,也比这个强。”



再来说说脑梗后遗症。不是每个脑梗都能早点发现,有的来得快、来得猛,一下子就把人半边身体带走了。我见过太多原本能下地干活的老人,因为一个脑梗,从此躺在床上,吃喝拉撒全靠别人。最折磨的不是失去功能,而是失去尊严。

那年我大姐夫就是这样,原本是个大嗓门的东北汉,一场脑梗之后,说话含糊,走路一瘸一拐。最开始他还能自己上厕所,后来胳膊也抬不起来了。我妹说他晚上经常盯着天花板发呆,一动不动。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病痛,而是知道自己永远回不到从前。

糖尿病也别小看,尤其是到了晚期的糖尿病足。一个病人脚趾头溃烂,疼得整天喊。糖尿病表面看是血糖高,实则是身体的每一根血管都在一点点坏死。他走几步就脚疼,后来发展到感染,最后截了脚。人从健步如飞到坐轮椅,有时候就是三个月的事。



有些病,不痛不痒,却像定时炸弹。肾功能衰竭就是这样。一开始没啥感觉,后来脸肿、腿肿、尿少、全身乏力。到了要透析那一步,基本上这人就离不开医院了。透析不是治病,是维持生命,一周三次,时间一长,精神和经济都透支。

我那位老邻居,七十多岁,每次去透析前都要坐在院子里抽根烟,说:“我活着,是为了去医院。”身体在医院,灵魂早就跑了。透析不仅是对身体的折磨,更是对家庭的考验。一个人病了,拖着的是一家人。

还有帕金森。早期只是手抖,后来是站不起来,走不稳,吃饭也打翻。这个病让人慢慢失控,像是身体不再听使唤,头脑清醒却做不了任何动作。我见过一个病人,意识完全清楚,却连说话都开始含糊。他最大的痛苦,是想说话却说不出,想喝水却端不起杯子。



最让我感触深的,是老年痴呆。比身体病更让人害怕的,是记不清家人,不记得自己。这个病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一点点消磨掉人的记忆和认知。一个阿姨,昨天还叫我“小王”,今天看见我就愣住了。她儿子来看她,她问:“你是邻居家的小孩?”

人一旦失去了记忆,就像船没了锚。老年痴呆的人,身体还在,灵魂却走远了。家属最怕的不是照顾麻烦,而是看着熟悉的人变成陌生的样子。

我常说,一些病不是靠药能治好的,靠的是提前防、早发现、长期陪。这些“最折磨人”的病,很多时候不是突如其来,而是日积月累。真正的健康,靠的不只是医院,更靠每一天的选择。



有些病,不止折磨病人,也折磨家人。照顾一个慢性病人,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很多老人不是怕死,是怕成为家人的负担。那种无力感,我在太多家庭里见过。

我这些年做健康指导,不止是告诉人吃什么、注意什么,更重要的是提醒他们:别等到病来了,才想起健康的宝贵。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小毛病,其实早就埋下了大祸的种子。

那些最折磨人的病,不一定最严重,却最耗人心神。它们像无声的牢笼,把人困在自己的身体里,看得见自由,却碰不到。所以我每次遇到家属问“还有救吗?”,我总说:“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给未来争口气。”



因为真正的痛苦,不是病本身,而是活着却像没活。

参考文献:
1. 《中国慢性病防控现状与对策分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
2. 《老年人抑郁症诊疗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2022年
3. 《脑卒中康复治疗规范》,中国康复医学会,2021年
4. 《糖尿病足临床路径(第二版)》,中华糖尿病学杂志,2022年
5. 《帕金森病及老年痴呆症管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