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癌症早筛第一股退市真相:北大团队数据造假致400亿市值崩塌

时间:2025-10-31 09:04:41 来源:暂无来源 作者:暂无作者

癌症早筛第一股退市真相:北大团队数据造假致400亿市值崩塌

近日,曾被资本市场寄予厚望的「癌症早筛第一股」诺XX公司(化名)正式从科创板退市,这场始于三年前的资本神话以400亿市值灰飞烟灭告终。而引发这场行业地震的核心原因,竟是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核心研发团队涉嫌数据造假。

癌症早筛企业股价走势图

明星企业的陨落轨迹

2019年,诺XX公司凭借「全球首个尿液检测癌症技术」的噱头登陆科创板,首发当日市值突破400亿元。其宣称的「98%准确率」早筛技术获得红杉资本等顶级机构加持,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某教授团队作为核心发明人更成为资本市场的定心丸。

然而2021年第三方机构复核显示,该团队发表在《自然·医学》的论文数据存在系统性偏差。经查实,临床样本中竟有37%的检测结果与金标准(病理诊断)不符,而公司上市前披露的敏感性数据存在人为修饰。

学术造假背后的资本狂欢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团队通过「筛选阳性样本」的方式制造高准确率假象。在2018-2020年期间,公司累计获得8轮融资,其中不乏国有资本的身影。更令人震惊的是,其核心专利的发明人张XX教授同时担任三家同类企业的科学顾问。

「这本质上是把实验室未验证的技术包装成成熟产品,用学术光环掩盖商业欺诈。」——某生物医药基金合伙人

行业警钟:技术真实性的底线

此次事件暴露出生物医药领域两大顽疾:一是学术成果与商业利益的边界模糊,二是资本对「卡脖子」技术的盲目追捧。据统计,2020-2022年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退市率达12%,其中63%涉及核心技术真实性争议。

业内专家指出,癌症早筛技术目前仍处于临床验证阶段,FDA批准的仅有两款产品准确率均未超过90%。「任何宣称百分百准确的技术,要么是科学奇迹,要么是商业骗局。」

监管升级:技术真实性的核查风暴

事件发生后,证监会联合科技部启动专项核查,要求所有申报科创板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第三方认证的临床数据。同时,中科院等机构正在建立「学术成果商业转化黑名单」,对存在数据造假的团队实施行业禁入。

这场价值400亿的资本教训,或将重塑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伦理。正如某券商首席分析师所言:「当技术真实性的底线被突破,失去的不仅是投资者信任,更是整个行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