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外卖小哥送餐遇68岁孤独老人,用一顿饭温暖人心

时间:2025-11-07 13:17:01 来源:秀秀情感课堂 作者:秀秀情感课堂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我骑着电动车穿梭在湿漉漉的街道上,雨衣被狂风吹得猎猎作响。手机导航显示目的地是城西一栋老旧小区,送餐三年,我从未见过如此特别的备注:“请一定要亲自敲门,很重要,谢谢。”

车子停在小区门口,保安大爷打量我一眼,挥手示意我进去。五号楼六单元,没有电梯的老楼,我顶着雨爬到六楼,敲响了602的门。

“来了来了。”门内传来一个老人的声音,脚步声由远及近。

门开了,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妈,约莫六七十岁,穿着整洁的家居服,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然而,当她看清我的脸时,笑容突然凝固了。

“是...外卖吗?”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点点头,递过袋子:“您好,您的红烧排骨套餐,一共三十八块。”

大妈接过袋子,突然抓住了我的手腕:“小伙子,我给你一千块,和我一起吃这份外卖,行吗?”

我愣住了,手里的雨水顺着袖子滴落在门口的地砖上。一千块?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看着她渴望的眼神,我犹豫了。我还有五单要送,雨越下越大,推迟送餐会影响评分。但这位老人家的眼神中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孤独和期待。

“就一会儿...我儿子说今天会回来看我,但他又临时加班了。”她的声音低了下去,“我做了一桌子菜,都凉了...”

我的手机响了,是平台催单。

“大妈,我...”我正想拒绝,却看见她眼里闪烁着泪光。

我该怎么办?



“阿姨,我进来坐一会儿吧,不过不用给我钱。”我最终还是走进了她的家。

屋内干净整洁,一张方桌上摆着四五道家常菜,还有两副碗筷,菜已经凉了,上面覆着一层油腻。墙上贴着一张全家福,照片里的老人笑得灿烂,身边站着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

“您先别急着吃外卖,我帮您热热这些菜吧。”我放下外卖袋,走向厨房。

“不用麻烦了,都凉了。”老人家叹了口气,“我叫张秀英,你呢?”

“我姓王,您叫我小王就行。”我把凉掉的菜端进厨房,重新加热。

张大妈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眼神不时飘向门口:“我儿子说他今天一定回来,今天是我68岁生日。”

我的心猛地一揪。厨房里,锅里的菜发出滋滋的响声,我看见架子上摆着几个相框,都是她儿子从小到大的照片,最近的一张已经是几年前的了。

菜热好后,我把所有菜都端上了桌:“来,张阿姨,咱们吃饭吧。我还从来没吃过这么丰盛的晚餐呢!”

张大妈拿起筷子,突然放下:“你先别急,我儿子可能马上就到了,我们等等他。”

窗外雨声淅沥,敲打着玻璃,像是无数细小的手指在轻轻敲门。她的目光不断地看向门口,每一次脚步声响起,她都会微微挺直腰背,然后又失望地低下头。

“您儿子在哪工作啊?”我试探性地问道。

“他在一家大公司做高管,可忙了。”张大妈的眼睛里闪烁着骄傲,“从小他就聪明,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直接进了外企。现在啊,朋友圈都是出国旅游的照片,可威风了。”

我点点头,看了一眼时间,已经过去半小时了,我的手机响个不停。

“阿姨,要不咱们先吃吧,您儿子来了再热一次也不迟。”

张大妈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她给我盛了满满一碗饭,夹了好几块红烧肉放在我碗里:“多吃点,你们送外卖的不容易,还要淋雨。”

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她也总是这样,把最好的菜夹给我,自己却只吃一点青菜。

“您有几个孩子啊?”我问道。

“就一个,他爸早走了,就剩我和儿子相依为命。”张大妈边说边夹菜,“他现在工作忙,很少回来,已经三个月没见了。”

餐桌上的气氛有些沉默,只有筷子碰撞的声音。突然,张大妈的手机响了,她迅速拿起来,脸上露出期待的笑容,可看到屏幕后,笑容又消失了。

“儿子说今天又来不了了,临时有个会议。”她放下手机,声音里满是失落。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低头吃饭。桌上的菜很丰盛:红烧肉、清蒸鱼、白切鸡、炒青菜、汤,还有一碗饭上面插着一根蜡烛。

“今天是我生日,”她自言自语般地说,“我想着他能回来,特意做了这些他小时候爱吃的菜。”

我看着她苍老的脸,心里一阵酸楚。或许在她儿子眼里,工作、会议、应酬都比老母亲的生日重要吧。

“阿姨,我陪您过生日。”我突然说道,拿出手机给平台打了个电话,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今天的单不送了。

张大妈惊讶地看着我:“你不送外卖了?”

“今天是您的生日,应该有人陪您。”我笑着说,拿出那根蜡烛,点燃它,“来,许个愿吧。”

烛光映照在张大妈的脸上,她的眼睛湿润了:“我就希望他能健健康康的,有空常回来看看我就好了。”

蜡烛吹灭了,我们继续吃饭,气氛也渐渐轻松起来。张大妈给我讲她年轻时的事,讲她儿子小时候的趣事,讲她一个人是怎么把儿子拉扯大的。

“他小时候最淘气了,有一次...”她边说边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仿佛年轻了许多。

吃完饭,我帮她收拾碗筷,洗了碗。张大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塞给我:“这是一千块,你拿着,今天耽误你工作了。”

我连忙推辞:“不用不用,我就是来陪您吃个饭,不能收您的钱。”

张大妈固执地把信封塞进我外卖包里:“拿着吧,我知道你们送外卖的不容易。当妈的,看见年轻人吃饱了,心里就高兴。”

临走前,张大妈又从冰箱里拿出一盒蛋糕,是她为儿子准备的:“带回去吃吧,别浪费了。”

我接过蛋糕,心里酸酸的。在门口,我忍不住问道:“阿姨,您儿子多久没回来看您了?”

张大妈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去年春节来过一次,待了半天就走了。”

“那您平时怎么生活?有没有人照顾您?”

“我身体还好,能自己照顾自己。”她笑了笑,“他每个月都按时给我打钱,就是太忙了,回不来。”

我突然明白了,这一千块钱对她来说,或许是希望能换来一点陪伴,哪怕是一顿饭的时间。

“阿姨,我能留个电话吗?以后有空我来看您。”我说。

张大妈的眼睛亮了起来:“好啊,好啊!”

走出小区时,雨已经停了,夜空中透出几颗星星。我骑上电动车,心里想着那位孤独的老人。在我们忙着追逐事业、财富的时候,是否忘记了最重要的亲情?

回到出租屋,我打开了手机,给很久没联系的母亲发了个视频通话。电话那头,母亲惊喜的声音响起:“儿子,你今天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妈,我想您了。”我说,声音有些哽咽。

那晚过后,我养成了定期去看张大妈的习惯。有时带些水果,有时只是陪她聊聊天。她总是热情地准备一桌饭菜,仿佛我是她的亲人。

三个月后的一天,我又去看她,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应。邻居告诉我,张大妈的儿子终于来接她去城里住了。我松了一口气,但不知为何,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门把手上挂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一封信和几个保温盒。信上写着:“小王,谢谢你这段时间的陪伴。儿子来接我去城里住了,我特意做了你爱吃的菜,放在保温盒里。照顾好自己,常给你妈妈打电话。”

我站在空荡荡的楼道里,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那一千块钱,我至今没舍得花,它提醒着我: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比金钱更珍贵,那就是陪伴和关爱。无论多忙,都别忘了常回家看看,因为家里有人在等着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