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中方三次点名后荷兰政府表态,安世中国事件再掀波澜

时间:2025-11-08 01:29:30 来源:好贤观史记 作者:好贤观史记

安世纷争已持续近40天,尽管中方已三次点名,但受美国指使的荷兰方面却依旧固执己见,在强占中国企业的问题上纠缠不休。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11月6日,面对日益严峻的供应链紧张局势,欧洲已难以承受其重。荷兰政府的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首次公开表态,称已接到中美两国关税贸易暂停的通知,其中涉及安世出口的问题。这一表态被视为荷兰政府试图缓解当前紧张局势的一种尝试。



卡雷曼斯还表示,荷兰政府已和中方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相信在未来几天内,安世中国将恢复对欧洲及全球的供货,供应链也将逐步回归平稳。然而,这一表态却并未触及问题的核心,即荷兰方面强占中国企业的问题。

与此同时,与荷兰政府态度如出一辙的安世荷兰,也在同一天发表了一份恶意满满的声明。该声明不仅未对强占中国企业的问题进行任何提及,反而将焦点转移到了供货和产品质量上,试图以此抹黑中国工厂的形象。



安世荷兰的声明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通告全球:中国工厂不按照荷兰总部既定的公司框架运营,拒付晶圆费用,还私自设立账户,完全脱离了总公司的运营框架。

2、刻意强调:自10月13日之后,中国工厂由于缺乏总部的监管,无法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客户需要谨慎选择。

3、发出预警:指出安世的产品在未来一年中不受美国穿透性限制所影响,荷兰在深耕中国工厂的同时,还将研究其他方案替代中国工厂的产能。

将荷兰政府和安世荷兰的表态联系在一起,不难看出,他们并未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发声只不过是糊弄外界舆论的一种方式。他们试图通过转移焦点和抹黑中国工厂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行为,同时消减中国工厂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面对荷兰方面的无理行为,安世中国并未坐以待毙。事情发生后,安世中国与荷兰总部在运营层面彻底“脱钩”,正在逐步自主掌控生产与供应节奏。同时,安世中国还设立了独立账户,推动本土晶圆的车轨级认证,以便彻底实现全行业自主,脱离欧美国家的掌控。

综上所述,荷兰政府及安世荷兰在安世中国事件上的态度令人失望。他们不仅毫无纠正错误的态度,反而继续试图拖延和抹黑安世中国。对于罢免CEO和冻结资产的问题,他们更是避而不谈,将中国频频释放的克制和善意当作软弱可欺。面对这样的强盗行为,或许只有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才能让他们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