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上海绿捷餐饮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捷”)使用过期食材制作学生餐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绿捷公司长期将过期、变质的食材加工成学生午餐,供应给上海多所中小学,涉及学生数量高达50万人。
据知情人士透露,绿捷公司在采购环节便存在严重问题。部分供应商提供的食材存在过期、变质现象,但绿捷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仍然将这些不合格食材收下并用于制作学生餐。更令人震惊的是,公司内部还存在篡改食材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违法行为。
“我们亲眼看到工作人员把过期的肉制品重新包装,贴上新的生产日期。”一位前员工向记者透露,“这些食材看起来已经发霉、变质,但仍然被送进了厨房。”
据了解,绿捷公司是上海地区最大的学生餐供应商之一,与多所中小学签订了供餐合同。据不完全统计,受影响的学生数量可能高达50万人。这些学生每天食用的午餐中,可能含有过期、变质的食材,长期食用将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孩子每天在学校吃午饭,我们作为家长本来就很放心。”一位学生家长表示,“但现在听说午餐可能用过期食材,我们真的很担心孩子的健康。”
事件曝光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介入调查。相关部门对绿捷公司的仓库、厨房等场所进行了突击检查,并封存了大量涉嫌过期的食材。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要求绿捷公司立即停止供餐,并配合调查工作。
“我们将依法严惩违法行为,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学校供餐单位的监管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网友表示,学生的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任何企业都不能为了利益而牺牲学生的健康。
“这种行为简直丧尽天良!”一位网友评论道,“50万学生的健康岂能儿戏?必须严惩相关责任人!”
专家也指出,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安全。
此次绿捷公司使用过期食材制作学生餐的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作为学生餐供应商,绿捷公司应该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守护好学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