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江苏男子偶遇河虾上岸飞奔,网友惊叹:虾也能跑这么快?

时间:2025-09-28 04:41:35 来源: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作者: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信息来源:@小友请留步、中国科学院、《水族世界》、aquaportail

打破对虾的刻板印象

我们通常对虾有着诸多刻板印象,比如“虾的长相就是为了方便人类食用”、“虾煮熟后一定会变红”、“虾离开水就只能蹦跶几下”等,这些看法大多与食用相关。

虾的刻板印象

然而,这些常见的观点其实并不准确。

一个冷知识:虾的基本形态早在5.2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就已确定。这一说法的证据来自中国云南澄江生物群中的章氏麒麟虾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章氏麒麟虾已具备现代虾类的部分典型特征,如分节的身体和附肢的分化。

章氏麒麟虾化石

由此可以推测,虾保持现在这种形态时,人类很可能还未出现。

虾进化成这样,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分节的外骨骼为肌肉提供了附着点,使收缩效率更高,速度更快;附肢不仅用于游泳,还能抓沙子,非常实用;内脏器官集中在头部,为肌肉留出更多空间,进一步增强了速度。而且,头部的甲壳最硬,能有效保护重点部位。

虾的进化特征

这套设计非常有效,虽然不能抵御所有猎食者,但使虾物种得以延续至今。

“虾煮熟后就会变红”?这并非绝对。

大部分虾煮熟后变红是因为体内含有一种叫虾青素的天然色素。虽然名为虾“青”素,但这种色素实际上是红色的。虾活着时,蛋白质与虾青素结合,使颜色变为青灰色或其他颜色。但虾熟后,蛋白质结构被破坏,虾青素原本的红色就显现出来了。

虾青素变色

但有些虾天生虾青素稀少、基因突变或相当不新鲜,煮熟后会变成淡粉色或灰白色。

虾煮熟后颜色变化

那么,关于“虾离开水就只能蹦跶”的说法呢?让我们用真实案例来解答。

河虾能跑这么快?

2025年9月11日,IP地址为江苏的博主“@小友请留步”晚上外出时,意外看到了虾“溜达”的场景。

没错,你没有看错!请看下图!

河虾上岸爬行

如你所见,一只河虾正在水泥地上快速爬行,它的附肢前后摆动,简直就像一只蝗虫,哧溜一下就从博主眼前跑过。视频没有加速,考虑到这只虾的体型,在13秒的视频里,它爬了超过1米的距离,速度已经算非常快了!

河虾快速爬行

虽然乍一看这个视频很无聊,但玩梗的网友很快就来了,他们表示这是“虾”溜达!其实,这真的是我的第一反应,这个场景莫名有种幽默感。

网友玩梗

不过也有网友觉得无聊,认为评论区的其他网友一惊一乍,并称这些人是“城巴佬”。

网友评论

但其实大家都知道虾能走路,很多网友表示虾走路没什么奇怪的,主要是这家伙怎么能跑得这么快?一般来说,虾不都是慢吞吞的,走不了多远吗?怎么这只在干的水泥地上还能保持这么快的速度?有网友好奇地问:“它要去干什么这么着急?”

网友好奇

还真有网友配合地回答了,可能是因为怕被抓走煮熟了,所以在逃走;也可能是准备回家吃饭了。

网友回答

这个视频有4万的点赞,足以见得大家都觉得蛮稀奇有趣的。咱们来分析一下。

咋跑得这么快?

视频里这只虾就是很常见的黑壳虾,这个叫法其实是匙指虾科虾类的泛称,这个科的虾有526种呢!我还真不确定是哪种,因为大部分都是半透明的,头部是黑色的,视频有点模糊看不到特征。

黑壳虾

不过不需要鉴定出具体品种也能来分析。

一些黑壳虾栖息在水流湍急的溪流环境中,这些地方还必须有丰茂的水草和大量石头,黑壳虾才能在急流中保持稳定,它们会用附足紧紧抓着这些东西,才不会被急流冲走。

黑壳虾栖息环境

非得在这种地方生活不是自找麻烦,主要是急流能带来充足的氧气和食物,虽然被冲走的风险很大,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为了抓住水草或者石头,它们的附足力量会强于其他虾类,也会比较长和硬。你看海虾的脚一般都比较“柔顺”的样子,其实对比很明显。黑壳虾的肌肉因此比较发达,尤其是头胸部的几对步足,支持它们能够快速的移动。

黑壳虾附足特征

所以视频里这只黑壳虾的行动能力其实不奇怪,只是这样的场景我们不容易看到。

黑壳虾快速移动

但毕竟黑壳虾还是高度依赖水环境的生物,虽然靠这种陆地行走的能力更换栖息地的习性本来就有,但它们不能离水太久,不然鳃会很快干燥失水,导致窒息。视频里这个可怜的家伙大概率只是想要尽快返回水中,急得爆发了小宇宙,其实本质上是很慌乱的本能反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