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阵容、顶流演员、HI翻现场、爆笑解压、回味无穷……看到这样的宣传词,你是否也觉得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演出?然而,现实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
9月27日和28日,中国广播艺术团第六届艺术季“曲风新浪潮”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办。参与本场演出的都是主流相声圈的大腕,包括方清平、金霏、陈曦、贾旭明、王彤,以及前不久炮轰郭德纲的郑健等。
这场演出包装华丽,明星云集,本以为售票情况会十分火爆。然而,现实却令人唏嘘。从演出上架的第一天起,票价就开始打折,原价80元起步,480元封顶,现价降至65元起步,320元封顶。即便如此,大麦网上“想看”的人数依然只有可怜的95人,这还是在“人气飙升”的前提下。
两天后,也就是10月1日,曲协主席冯巩将带队前往深圳演出,同样是一场商演,门票价格80元起,680元封顶。本场活动的主题是“国韵笑谈迎国庆,魅力坪山共欢腾”,演出场地为深圳坪山大剧院。
相比北京的两场演出,深圳演出的阵容稍小一些,但核心成员都在,包括金菲、陈曦、王彤等,加上曲协主席冯巩坐镇,本以为门票会好卖一些。然而,截止到发稿日,大麦网上“想看”的人数只有67人,各个位置的门票仍有不少未售出。
简单算一下,主流相声院团五天之内举办三场演出,三场加起来“想看”的人数仅有162人。不吹不黑地说,就算是演出人员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来点亮这一数据,也应该比162人多吧?细节证明,主流院团在相声商演一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德云社班主郭德纲曾对主流相声演员的一段评价:“艺是艺,术是术,有艺无术,那是诈骗,有术无艺,那是商贩。你说我的这个艺术怎么好怎么好,但真正卖票的时候,分钱老百姓都觉得不值,那你就是诈骗!”
当时听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不合适,真正的艺术不应该拿票房来衡量。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有人提出了质疑:相声到底是高高在上的艺术,还是贴近老百姓生活的调味品?
答案是:主流演员可以按照之前的方式继续生存,把自己的作品呈现在春晚、综艺节目里,靠企业家或者国家养活。可如果有朝一日,他们想通过说相声来赚钱,让老百姓从口袋里掏真金白银买票,从业人员就必须拿得出让老百姓信服的作品。
曾有人算过一笔账,主流相声院团每年的花销在2000万左右,而郭德纲领衔的德云社恰恰每年能够缴纳2000万的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郭德纲养活了同行。
所以,相声演员可以有多种生存方式,相声作品也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和观众见面。作为从业人员,应该时刻摆正自己的心态,而不是高举“我们要高雅”“我们要教育观众”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