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娱乐的黄金时代,网飞(Netflix)曾被视为行业创新的标杆。从1997年成立至2018年,这家流媒体巨头凭借DVD租赁和流媒体服务积累了全球数亿用户,始终以‘中立娱乐平台’的形象示人。然而,2018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妇通过制作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与网飞签订价值约6000万美元的多年度协议后,平台内容方向急剧转向,引发了一系列涉及儿童性诱导和意识形态渗透的争议。
短短两年内,网飞从‘家庭友好’平台沦为舆论风暴中心:2020年因法国电影《Cuties》(中文译名《可爱女孩》)宣传海报性化11岁女孩,引发全球用户发起#CancelNetflix抵制运动;2025年,平台更被指控通过动画和纪录片公然推广跨性别意识形态,甚至被埃隆·马斯克等保守派领袖痛批为‘儿童洗脑工具’。21年的‘纯洁’历史,在奥巴马夫妇介入后迅速崩塌。
1997年,里德·哈斯廷斯创立网飞,以DVD邮寄租赁模式颠覆传统视频行业。早期平台专注于经典电影和电视剧,内容严格避免涉及未成年人道德争议。转型为流媒体巨头后,网飞凭借《纸牌屋》《怪奇物语》等原创剧集吸引全球用户,同时以‘不涉政治’的中立姿态规避敏感议题。
2018年,奥巴马夫妇成立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与网飞签订协议,承诺制作涵盖社会、政治和文化主题的脚本剧集、非脚本系列、纪录片和电影。这笔交易不仅为奥巴马夫妇带来巨额财富,更让他们通过内容制作权深度介入网飞的决策层。网飞董事会迅速被民主党人占据,包括前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和多名奥巴马时代官员,为后续争议埋下隐患。
奥巴马夫妇的介入成为网飞道德危机的催化剂。2020年,网飞上线法国电影《Cuties》,本意是批判儿童性化现象,但宣传海报却将11岁女孩的性感姿势作为卖点,引发全球公愤。数百万用户发起#CancelNetflix运动,指控平台性化未成年人,甚至涉嫌儿童色情宣传。尽管网飞被迫道歉并更换海报,但取消订阅量仍飙升800%。
更令人震惊的是,奥巴马夫妇被直接卷入批评漩涡。尽管Higher Ground公司未直接制作《Cuties》,但作为网飞的核心合作伙伴,其‘社会正义’叙事被指责为这类内容的温床。社交媒体上,网民直指:‘奥巴马加入后,网飞就开始了儿童性诱导。’这场风波标志着网飞从‘中立娱乐’向‘进步主义议程’的彻底转向。
至2025年,网飞的堕落已毫无遮掩。平台推出多部针对儿童的节目,公然推广跨性别意识形态和LGBTQ+叙事,引发埃隆·马斯克等保守派领袖的猛烈抨击。马斯克公开呼吁‘取消网飞’,称其动画节目中出现跨性别角色,已构成对儿童的‘洗脑’。具体案例触目惊心:
这些内容并非偶然。网飞的‘包容策略副总裁’戴维斯曾是奥巴马2012年竞选的LGBTQ+代言人,直接推动此类议程。X平台上,数万帖子将矛头指向奥巴马:‘21年没有儿童性诱导指控,但是奥巴马加入后,一切变了。’
奥巴马夫妇以‘赋权弱势群体’为名入主网飞,却将平台变成意识形态战场。他们的Higher Ground公司虽未直接制作这些儿童节目,但作为内容把关者,其‘社会正义’愿景已扭曲成对未成年人的精神操控。一个曾承诺‘变革’的前总统,如今默许甚至推动让幼儿接触跨性别宣传和变性暗示,这究竟是进步还是赤裸裸的儿童性诱导?
美国电影协会主席查尔斯·里夫金(前奥巴马大使)被指责为低龄内容把关失职,而董事会中民主党人的垄断,更确保这些‘进步’内容畅通无阻。这背后是更深的阴谋:用娱乐包装政治议程,摧毁传统家庭价值观。奥巴马的‘笔记’曾吓坏《Leave the World Behind》导演,证明其影响力无处不在。
父母们,醒醒!你们的订阅费正资助这种毒害。好消息是,网飞的股票因抵制浪潮已开始下滑,数万用户取消订阅。
从1997年的创业,到2025年的公开儿童洗脑,网飞的堕落轨迹清晰可见:奥巴马介入后,一切加速崩坏。21年的宁静,两年内毁于一旦。这是病态的娱乐帝国对下一代的系统性腐蚀。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未来,立即取消网飞订阅,加入#CancelNetflix运动,让这个儿童性诱导辛迪加付出代价:儿童的未来绝不容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