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亲戚欠我28万10年未还我不催,他儿子考公务员政审时,我打去电话

时间:2025-10-07 16:09:44 来源:兰姐说故事 作者:兰姐说故事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表哥,听说小军要政审了?"李明在电话里问道。

"是啊,下周就开始了,这孩子争气,终于要端铁饭碗了。"王建国的声音里满是得意。

李明沉默了几秒:"那就好。"

挂掉电话后,李明看着手机通讯录里政审部门的号码,十年来第一次露出了微笑。

有些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01

李明今年四十四岁。

开了家建材店,生意不好不坏,够一家人生活。

妻子在银行上班,女儿读高三,马上要考大学。

日子平淡如水,但也算安稳。

如果没有那笔钱,一切都会更好。

二十八万,对于李明来说不是小数目。

但也不至于让他倾家荡产。

只是这钱借出去十年了,就像石沉大海。

连个水花都没有。

表哥王建国比他大四岁,小时候关系不错。

两家住得近,经常一起玩。

长大后各自忙各自的,见面机会不多。

但血缘关系在那里,总归是亲戚。

王建国有个儿子叫王小军,今年二十五岁。

从小成绩优秀,是家族里的骄傲。

去年从省里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学的是行政管理。

今年考上了市里的公务员,笔试面试都过了。

现在到了政审环节。

王建国为此得意了大半年。

逢人就说自己儿子有出息,要当公务员了。

李明每次听到,心里都不是滋味。

不是嫉妒。

是觉得讽刺。

一个欠债不还的人,有什么资格这么得意。

十年前的春天,王建国找到李明。

那时候李明的建材店刚开不久,生意正红火。

王建国承包了一个小区的装修工程。

前期投入不少,指望着工程款回本赚钱。

结果开发商资金链断了,工程停工。

不但拿不到工程款,还欠了一屁股债。

工人们天天堵门要工资。

王建国走投无路,想到了李明。

"表弟,你得救救哥。"

王建国坐在李明店里,眼圈都红了。

"工人们都是农民工,有家有口的,我不能对不起他们。 "

"但是我现在真的没办法了,所有能借的地方都借遍了。 "

"你这里生意这么好,能不能先借我点钱周转一下。"

李明当时正在盘点货物,听了这话停下手中的活。

"要多少?"

"二十八万,我算过了,够发工资和还一部分材料款。"

"半年,最多半年我就还你。"

"到时候开发商的钱下来了,我第一个还你的。"

李明知道王建国的性格,爱面子,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开口。

况且是血缘关系,总不能见死不救。

"行,我想想办法。"

李明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其实已经决定了。

家里正好有些积蓄,加上店里的流动资金,凑凑够数。

两天后,李明把二十八万现金交给了王建国。

王建国接过钱的时候,眼泪差点掉下来。

"表弟,这恩情我记一辈子。"

"等我缓过来,第一件事就是还你钱。"

"咱们是兄弟,我不会亏待你的。"

李明摆摆手:"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干什么。"

"但是钱的事情,咱们还是要说清楚。"

"你打个欠条吧,免得以后说不清。"

王建国的脸瞬间变了。

"表弟,你这是不相信我?"

"我王建国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

"说了半年还你,就一定半年还你。"

"写欠条多见外,伤感情。"

李明看着王建国的表情,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算了,毕竟是亲戚。

三十年的感情,总不至于为了钱翻脸。

"那就这样吧,我相信你。"

王建国这才露出笑容。

"这才对嘛,咱们兄弟之间,要什么欠条。"

"放心,半年后我一分不少地还你。"

半年过去了。

王建国没有还钱。

第一年,李明偶尔会旁敲侧击。

"表哥,工程的事情怎么样了?"



"别提了,那个开发商跑路了,我们这些承包商都被坑了。"

"现在还在打官司,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结果。"

第二年,李明试探性地问过几次。

"表哥,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在一个工地上看大门,一个月三千块,勉强糊口。"

"你也知道,我现在这个情况,实在没办法。"

第三年,李明直接提到了钱。

"表哥,我这边最近资金有点紧张。"

"你看能不能先还一部分?"

王建国沉默了很久。

"表弟,不是我不想还,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样吧,我给你写个欠条,白纸黑字,免得你担心。"

李明摇摇头:"算了,不用了。"

当初都没写,现在写还有什么意义。

况且,欠条能当钱花吗?

从第四年开始,李明不再主动提钱的事。

他发现每次提到,王建国不是哭穷就是装病。

要么就是发脾气,说李明不体谅他的难处。

李明累了,也懒得再提。

02

二十八万对他来说虽然不少,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店里的生意还算稳定,生活还能过得去。

就当花钱买教训吧。

但是李明心里清楚,这笔账他记着。

不是因为钱,是因为心寒。

第五年,王建国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

找到了一份建筑公司的工作,虽然不是什么高薪职位,但比看大门强多了。

第六年,王建国买了一辆二手车。

在家族聚会上,他开着车来的,很是风光了一把。

第七年,王建国家装修了房子。

虽然不算豪华,但也焕然一新。

第八年,王小军考上了大学。

王建国在朋友圈里晒了好几天录取通知书。

第九年,王建国换了一辆新车。

虽然只是十万块钱的国产车,但至少是新的。

第十年,王小军大学毕业,考上了公务员。

王建国更加得意忘形了。

这十年来,王建国从来没有主动提过还钱的事。

仿佛那二十八万从来没有存在过。

李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发现人性真的经不起考验。

金钱面前,什么亲情都是假的。

今年春节的家族聚会,是在李明老家的祖屋举行的。

老老少少二十多人围着两桌吃饭。

王建国一家三口也来了。

王小军穿着一身西装,看起来精神抖擞。

刚毕业的大学生,朝气蓬勃。

"小军这孩子就是有出息,一毕业就考上公务员。"

大姑妈一边夹菜一边夸赞。

"现在这年头,考公务员多难啊,几百个人争一个位置。"

"咱们家总算出了个有出息的。"

王建国坐在那里,脸上写满了得意。

"那是,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我就知道他能成事。"

"现在就等政审了,过了政审就正式入职了。"

"以后就是国家干部了,铁饭碗。"

李明坐在对面,默默地吃着菜。

听着王建国的炫耀,心里五味杂陈。

"建国,你这些年也不容易,把孩子培养得这么好。"

二伯说道。

"哪里哪里,也是孩子自己争气。"

王建国摆摆手,但掩饰不住的骄傲。

"不过说起来,这些年我确实没少花钱。"

"小军上大学四年,光学费生活费就花了十几万。"

"但是值得,现在总算有回报了。"

李明抬起头看了王建国一眼。

十几万?

他倒是舍得花钱。

可是欠别人的二十八万,就是不还。

"建国叔,政审都要查什么啊?"

一个堂弟好奇地问。

"查很多呢,查三代的,家里有没有犯罪记录,有没有不良嗜好。"

王小军回答道。

"还要查诚信记录,看有没有欠债不还的情况。"

李明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一下。

诚信记录?

"不过我们家这方面没问题,我爸这人最讲诚信了。"

王小军继续说道。

"从来不欠别人钱,也不做违法的事。"

李明差点被茶水呛到。

最讲诚信?

真是讽刺。

"那就好,小军以后前途无量啊。"

"公务员多稳定,旱涝保收。"

亲戚们纷纷恭维。

王建国听得更加飘飘然。

"对了表弟,你女儿今年高考吧?"

王建国突然转向李明。

"是啊,还有几个月。"

李明淡淡地回答。

"成绩怎么样?能考个好大学吗?"

"还行吧,正常发挥应该没问题。"

"那就好,到时候上大学花费不少,你要早做准备。"

王建国一副过来人的口吻。

"我当年供小军上大学,可是把家底都掏空了。"

"不过为了孩子,再难也要撑住。"

李明听着这话,心里的火腾地就上来了。

家底掏空?

那我的二十八万算什么?

"是啊,为了孩子,什么都值得。"

李明强压着怒火回答。

"对了建国,你最近换新车了?"

"嗯,旧车开了几年,该换了。"

王建国不以为意。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该享受也要享受。"

"人这一辈子,不能总苦着自己。"

李明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但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

是时候让王建国知道,有些债是要还的。

聚会结束后,李明开车回家。



路上妻子问他:"你今天怎么了?感觉心情不太好。"

"没什么,就是想起一些事情。"

李明没有详说。

这十年来,他从来没有跟妻子提过借钱给王建国的事。

不是不信任妻子,是觉得没必要让她跟着担心。

况且这是他自己的决定,就该自己承担后果。

但是今天听到王建国的炫耀,他真的忍不住了。

回到家,李明坐在书房里,久久没有出来。

女儿过来敲门:"爸,你在干什么?"

"没事,工作上的事情。"

李明随口应付。

女儿马上就要高考了,他不想影响她的情绪。

但是心里的账,他算得很清楚。

女儿上大学,按照现在的标准,四年下来至少要十万块。

如果王建国把钱还了,这个压力会小很多。

可是王建国不但不还钱,还在那里炫耀自己为了儿子花了多少钱。

简直是讽刺。

李明越想越气。

他打开电脑,开始搜索公务员政审的相关信息。

果真如王小军所说,政审要查诚信记录。

包括是否有欠债不还的情况。

李明心里有了主意。

03

第二天,李明找了个借口给王建国打电话。

"表哥,听说小军要政审了?"

"是啊,下周就开始了,这孩子争气,终于要端铁饭碗了。"

王建国的声音里满是得意。

"那就好,对了,政审部门的联系方式你有吗?"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也要参加政审,想了解一下流程。"

王建国没有多想,把电话号码告诉了李明。

"谢谢表哥。"

李明挂掉电话,看着手机里的号码。

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既期待,又忐忑。

十年了,该是时候让王建国付出代价了。

但是这样做,真的好吗?

毕竟是亲戚,毕竟是孩子的前途。

李明犹豫了。

晚上,他和妻子提到了这件事。

"什么?你借给建国二十八万?"

妻子瞪大了眼睛。

"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李明把十年前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妻子听完,沉默了很久。

"你当初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担心你会反对。"

"我当然会反对,二十八万不是小数目。"

妻子有些生气。

"但是既然已经这样了,就算了吧。"

"毕竟是亲戚,为了钱闹翻,不值得。"

李明摇摇头:"不是为了钱,是为了一口气。"

"他这些年的做法,太让人心寒了。"

"明明有能力还钱,却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现在还在那里炫耀,我真的忍不了了。"

妻子看着李明的表情,知道他已经下定决心。

"那你想怎么办?"

"政审的时候,如实反映情况。"

李明的声音很平静。

"让他们知道王建国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样会影响小军的前途。"

妻子有些担心。

"那是他们家的事,不是我的事。"

李明的态度很坚决。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既然他不主动还,那就用别的方式让他还。"

妻子不再劝说。

她了解自己的丈夫,一旦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况且,王建国的做法确实过分。

政审开始的前一天晚上,李明失眠了。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反复想着明天要做的事。

这一步一旦迈出去,就没有回头路了。

王建国一家的生活轨迹,可能因此改变。

但是他们有想过李明这十年的感受吗?

有想过那二十八万对李明意味着什么吗?

没有。

他们只顾着自己的生活,把别人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

第二天上午,李明坐在办公室里,手机就放在桌上。

政审部门的电话号码在通讯录里静静地躺着。

只要拨通这个号码,一切就会发生改变。

李明深吸一口气,拿起了手机。

他没想到,十年的隐忍和愤怒,会在这一刻全部爆发出来。

更没想到,一个电话,会彻底改变两个家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