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昆虫,但是眼前这种蜂,这个头实属罕见。
这种蜂叫做虎头蜂,但云南人更喜欢叫它“杀人蜂”!因为它们曾当着人面蛰死一头公牛和一条眼镜蛇。
然而,如此吓人的蜂竟然还有人敢养殖,甚至靠着它年入百万!
这究竟是什么神人?为什么要养殖这种既危险又有毒的虎头蜂?
男子养蜂年入百万
这位“刀尖舔血,险中求财”的奇人叫做老刘,原本是在老家卖摩托车的,生意挺不错,吃穿不愁,但是他一心想挣个大的。
有一次老刘在网上瞎逛时,发现居然有人高价收虎头蜂和蜂蛹,他眼睛一亮,这玩意儿也能赚钱啊!
要是自己学会养殖了,肯定不愁赚。于是2011年老刘干脆把摩托车店关了,正经办养殖手续开始养蜂。
但是这钱不是那么容易赚的,虎头蜂被云南人称为“杀人蜂”,专吃马蜂、蜜蜂以及小型昆虫,毒性大还专挑要害蛰,护巢时像“疯狗”。
要是对虎头蜂没有充分的了解,别说养殖了,哪怕被它们看见都会“一命呜呼”。
作为当地人的老刘,哪会不知道“杀人蜂”的厉害,既然决定“险中求财”,肯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于是他买了一大堆书回来研究,结果翻完发现全是空话,关于大虎头蜂的生活习性,书上就零星几笔带过,根本找不到干活儿用的真东西。
另外还有个难题——买不到现成的蜂王种苗。老刘这下可犯难了,思来想去,决定自己进山抓蜂王。
可这大虎头蜂哪是那么好找的?它们专挑蚂蚱和肉食吃,偏偏在密林里飞来飞去,光线一暗根本看不清踪迹。
好在老刘脑瓜子灵光,想到了《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在蜜蜂翅膀上刺字的行为,将其改良了一下。
他将芭蕉叶抽丝搓成细绳扣,再绑上根白鸡毛,做成了一个“记号”,然后用虎头蜂最喜欢吃的蚂蚱引诱。
当虎头蜂埋头啃食的时候,老刘就把带鸡毛的绳扣套在蜂腰上,等虎头蜂飞回巢时,老刘只要盯着那团晃悠的白鸡毛,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它们老窝。
这套方法可帮了老刘大忙,不仅精准定位蜂窝挖蜂王,又能趁机摸清虎头蜂的脾气。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已经对虎头蜂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还一比一搭了个蜂巢,之后彻底开启了他的养殖之路。
刚开始驯养这些野生虎头蜂时,老刘非常痛苦,他花了那么多精力不仅没见回本,还将以前卖摩托车的存款给搭进去了。
好几次老刘都已经心灰意冷的,但是想到自己投入这么多,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刘逐渐掌握了驯化虎头蜂的方法,如今虎头蜂在老刘手里就跟玩具一样,不仅随意把玩,还能亲吻它们。
但别觉得虎头蜂乖巧,它们“杀人蜂”的名头可不是白来的。
哪怕像老刘这样的“老玩家”,稍有不注意就会被虎头蜂袭击,甚至还差点被它们“弄瞎眼睛”!
那么虎头蜂究竟有多厉害?竟能让人类对它们“闻风丧胆”。
蜂中“霸王”
虎头蜂的名字不是白来的,光是体型就比马蜂大个好几圈,最大能有6厘米!并且身上的花纹都跟老虎一模一样,黑黄相间的条纹特别扎眼。
翅膀扇动的“嗡嗡”声隔老远都能听见,像个小直升机一样。最吓人的还是它们屁股上那根毒针,虽然只有5-6毫米长,但是毒性特别强!
“杀人蜂三下能蛰死一头大水牛”这句话在云南广为流传,虽然很夸张,但是虎头蜂确实蛰死过几百公斤的牛。
2016年,台湾一农民在路边放牛的时候,仅仅离开了十分钟,回来就看见其中一头水牛在被虎头蜂攻击。
他赶紧去买了两瓶杀虫剂,冲到水牛身边狂喷虎头蜂,但是虎头蜂“根本”不吃这招,最终农民眼睁睁看着水牛被蛰死,身上留下了几百个被蛰的伤口。
虽然虎头蜂个头比普通蜂大,但是这水牛体重有500多公斤,足见虎头蜂的杀伤力有多强。
要不是这头牛,人们还不知道那条路上有虎头蜂窝,可以看出虎头蜂会主动攻击擅自闯进它们领地的动物和人类。
而且它们不爱采蜜,蚂蚱、毛毛虫都是它的盘中餐,还会对自己的“同类”马蜂、蜜蜂下毒手,甚至就连有毒的眼镜蛇它们也敢吃。
曾经老刘在观察虎头蜂的过程中,亲眼见到一条眼镜蛇闯入虎头蜂洞穴,却被蛰了出来。
当时有上百只虎头蜂对眼镜蛇发起了攻击,蛰得它毫无还手之力,最后这条眼镜蛇被活活蛰死,但是虎头蜂并没有离开。
两天后,老刘再次来到虎头蜂洞穴附近,却看见虎头蜂把那条眼镜蛇的皮肉啃了个精光,就剩下一副骨架了。
可见虎头蜂有多么凶猛,但是依旧有人铤而走险养殖它们,这是因为虎头蜂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虽然虎头蜂蛰人疼的要命,但是它全身都是宝!
光是一窝成虫就能卖个上万块,更别说一窝蜂王了,一只优质的蜂王最高能卖到300块。
到了9月份,虎头蜂的蜂毒还能卖钱,把蜂窝晒干还能当中药材卖,两头赚钱。
最绝的是到了10-11月份,蜂蛹个个肥的流油,蛋白质含量更是高的吓人,一斤能卖到150到180块钱。
难怪村民们个个“抢着”养殖虎头蜂,光是2016年,老刘的销售额就已经将近200万左右!
虽然很赚钱但风险也很高,2017年,老刘带着人穿着厚厚的防蜂服,把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的去山林里搞虎头蜂。
但防不胜防,在挖蜂巢的时候,蜂毒喷到老刘的面罩上,顺着缝儿溅到眼睛,疼得他眼泪直流,赶紧用清水清洗。
幸好蜂毒没有进到眼睛里,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之后他们每次去挖蜂巢的时候,都会随身携带抗过敏的药。
现在终于苦尽甘来了,老刘的养蜂生意越做越大,2019年他们养蜂一年能挣个600多万,跟农户分成之后,老刘能到手100多万呢。
并且老刘还把自己养蜂技术倾囊相授给当地村民们,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拜师学习,成了数百人的“师父”。
结语
老刘和虎头蜂的故事,让我们见识到虎头蜂的危险性,它们作为蜂中“霸王”对动物跟人类都带了不少安全隐患。
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些生物,所以在野外我们要多加小心,不能跟虎头蜂硬碰硬,更不能为了没到手的利益擅自捕捉,毕竟自身安全才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