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10月8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代表团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市展开新一轮加沙地带停火谈判。此次谈判背景复杂,涉及多方利益博弈,其中哈马斯提出的两大核心诉求成为焦点。
图为加沙地带现状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10月7日的谈判中,哈马斯方面明确提出两项关键条件:
央视新闻报道截图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田文林分析指出,哈马斯的两大诉求完全符合其长期外交立场。他特别提到,特朗普政府此前提出的"20点计划"存在明显偏袒以色列的倾向,而哈马斯此次明确表态"有条件接受",实质上就是将这两大要求作为谈判前提。
田文林进一步指出:"当前以色列处于战略强势地位,认为哈马斯已无资格谈条件。但以方接受'20点计划'的真实动机,一是避免得罪美国,二是试图通过'兵不血刃'的方式迫使哈马斯释放人质,而非真正实现停火撤军。"
图为以军行动画面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谈判与特朗普政府的"20点计划"密切相关。据媒体披露,当哈马斯表态"同意但有条件"后,特朗普曾致电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施压。然而,以方认为哈马斯的附加条件等同拒绝,导致双方在电话中爆发激烈争执。
特朗普的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及其犹太人女婿库什纳已前往开罗协助谈判。10月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经过谈判,以色列同意了最初的撤军路线,人质交换将立即启动。"但次日他又警告:"时间至关重要,否则将引发大规模流血冲突。"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加沙战争已进入关键转折点:
加沙地带废墟景象
当前谈判的核心争议集中在两点:
专家警告,即便达成表面停火协议,加沙地带200万民众的仇恨情绪和约旦河西岸的潜在危机仍可能引发新一轮冲突。正如中国古语所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仇恨的种子一旦埋下,和平将难以持久。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尽管特朗普宣称将缔造"3000年来最伟大的和平",但分析认为,用军事手段强行推进的和平协议往往难以持久。当加沙地带的地火继续奔突,当约旦河西岸的愤怒持续积累,中东地区的真正和平仍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