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升级:美军工停产危机,芯片供应链受冲击

时间:2025-10-12 23:37:56 来源:董董历史烩 作者:董董历史烩

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已达到前所未有的严格程度,不仅对中重稀土资源的出口进行管制,更将稀土产业的全链条技术纳入管控范围。根据最新公告,传统的矿石分解冶炼、稀土分离萃取、提纯稀土单质和稀土产品加工等技术均被列入管制清单。同时,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这一新兴领域的技术,以及相关生产线的装配、调试、维护、维修乃至升级等技术,也被明确列为“未经许可,不得出口”的项目。



此次管制范围不仅限于国内,更首次明确了域外适用效力。公告指出,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若其出口的物项中含有、集成或混有原产于中国的特定稀土物项,且价值比例低至0.1%,在向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出口前,都必须向中国申请出口许可证。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对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管理权得到了实质性提升。



更令西方感到崩溃的是,申请许可证时必须使用中文,且文档软件也必须采用中国的。这一要求无疑增加了西方企业获取稀土的难度。

美军工高精尖武器停产已成定局。中重稀土在提高坦克、飞机、导弹等武器材料的战术性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一小块钕铁硼磁铁就能吸起比自身重几十上百倍的钢铁,是导弹制导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取得的压倒性控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稀土技术的发展。



美国的六代机项目更是严重依赖稀土材料。铽和镝被添加到稀土永磁材料中,能让电机和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强大磁力,这对六代机超音速巡航所需的推进系统至关重要。

然而,美军工的重创早在上次中国出口管制7种中重稀土时就已经显现。此次,美国更担心的是芯片供应链的断裂。中国特别表示,对于最终用途涉及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这些芯片的设备、材料,或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将采取逐案审批的严格程序。



美国媒体《纽约时报》直接发文表示担忧,称美国这下连芯片都买不到了。因为芯片产品都含有中国稀土成分,比如英伟达生产的一款电容器,就需要极难提纯的超纯镝制造,而全球的超纯镝都来自于无锡一家精炼厂。

除了英伟达以外,日本和韩国的半导体企业也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稀土物项以生产芯片等组件。中国的新规规定,只要含有0.1%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在出口前就需要申请许可。用美媒的话说,这等同于使中国掌握了全球人工智能和现代电子产品供应链。

在芯片领域,尤其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AI芯片,其制造与性能高度依赖稀土元素。比如金属钪被添加进先进逻辑芯片的栅极介质层,能有效降低漏电流,提升FinFET/GAA等精密晶体管的效能;铕和铽用于极紫外光刻胶,能增强光源的吸收效率和图案分辨率;钇的化合物则在EUV光刻中作为掩膜材料,并在存储芯片的蚀刻工艺中至关重要。

中美在人工智能的竞赛上已经处于白热化的状态,而此次中国的出口管制,将对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造成重创。

那么,美国有没有办法自己攻克稀土提纯分离技术呢?答案是,最少需要20年。因为稀土提纯分离技术是中国徐光宪院士独创的,全球仅有中国具备了4N级纯度中重稀土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中国在4N级以上中重稀土提纯分离市场占据了100%的份额。



中重稀土的提纯纯度至关重要,从1N到7N,只有纯度越高,才可以应用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高能武器领域。而全球在中重稀土领域,只有中国可以大规模提纯分离4N级以上稀土。

也就是说,全球开采的中重稀土都必须要送到中国来进行提纯分离。而且,中重稀土不同矿区稀土有不同的原料特性,它们受到了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地质环境、pH值及矿物组合等多种因素控制。这意味着,即使攻克了稀土的提纯分离技术,也要根据不同矿区进行优化调试。

中国经过数十年的持续研发和生产实践,积累了大量关于不同矿区稀土原料特性、萃取剂配方、工艺参数调整的“工艺包”和“诀窍”。这些知识大多以经验数据的形式存在,并非简单的专利文件就能完全覆盖。



可以说,等到美国花了20年的时间攻克了稀土提纯分离技术,那个时候,中国估计10N级纯度稀土都已经搞出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