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印尼防长的正式表态,印尼购买歼-10战斗机的传闻终于得到了官方确认。然而,此前盛传的“印尼将斥资90亿美元购买42架歼-10C”的消息却并不属实。印尼财长已公开否认,指出这90亿美元是2026财年印尼军队的全部采购预算,其中仅有16亿美元是专为印尼空军采购“阵风”以外的其它型号四代半战机的专项预算。

据了解,歼-10C战斗机,若算上全套的配套武器、培训以及维护支持等费用,其单价已超过1亿美元。因此,16亿美元的预算仅能购买十几架歼-10C。而印尼空军目前面临严峻的战机更新需求,有8架服役超过30年的F-16A/B需要替换,还有12架机龄20多年的苏-27/30MK战机,因不适应热带湿热环境且后勤保养不佳,也急需更换。显然,十几架歼-10C难以满足印尼空军的需求。
有人可能会问,印尼不是刚刚购买了42架“阵风”战斗机吗?这还不够吗?
然而,问题在于印尼可能并不想完全履行这份合同。在印巴5.7空战中,“阵风”战斗机被歼-10C击败,这无疑影响了印尼的购买意愿。印尼在2022年与法国签订了购买“阵风”的合同,金额约81亿美元,首批6架计划于2026年交付,剩余36架作为承诺合同分阶段执行。但考虑到印尼的财力和经济的不确定性,其在签订合同时,大概率会加入可以毁约的条款,并将违约金设定得较低。

法国之所以能接受这样的条款,是因为“阵风”战斗机的产能非常有限,一年仅能生产20多架,造了20多年才生产了300架,现在手里还握着230多架订单,交付时间已排至2035年。而且,法国要优先保障印度这个114架的大客户。对于印尼这个相对“抠门”的买家,法国的优先度自然要往后排。
此外,印度已经购买了苏-57的生产线,计划连买带造140架,俄罗斯甚至答应提供源代码,生产线也能在苏-30MKI的工厂基础上直接改造。印度很可能将苏-57作为未来主力战机,毕竟再烂的五代机也是五代机,“阵风”是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苏-57的最终购买数量很可能超过140架。如果“阵风”的交付速度慢了,印度很有可能也会毁约,转购更多的苏-57。
因此,法国想紧着印度这个大客户,而印尼也可能移情别恋。这42架“阵风”订单可能不会完全执行,估计印尼也就买个12架,正好一个中队,剩下的钱用来买中国战斗机。

但是,印尼可能也不会购买太多的歼-10C。毕竟印尼周边的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都装备了先进的F-35战斗机,新加坡的F-15SG和澳大利亚的F-18E/F也都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并配上AIM-120D导弹,歼-10C未必能占到便宜。因此,最适合印尼的战机可能是歼-35A。而歼-10C则可能作为敲门砖,先买来试用一下。毕竟中国战机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是低质低价,虽然在南亚打了一场翻身仗,但让不富裕的印尼直接购买歼-35,它心里还是会犯嘀咕。
如果歼-35才是印尼的真正目标机,买歼-10C只是为了探路,那么就没必要买全新的歼-10C了。直接买歼-10A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改型就行了。中国空军的歼-10A机龄短的才十多年,剩余寿命还很多,换装风冷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方案也是现成的。印尼的16亿美元预算,估计买个20多架都没问题,甚至包括配套武器、培训和维护支持。

虽然印尼不用买太多的歼-10C,也不用买全新的,但既然是受巴铁空军的影响,想体验中式体系的威力,那预警机还是要买的。因此,印尼未来几年可能还会再次拨款,购买几架空警-500的出口型。等中式体系搭建好了,用顺手了,再买心心念念的歼-35。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印尼要有足够的资金。印尼每年的军费刚刚过百亿美元,出去维持现役部队的开销,能够用于采购武器的资金捉襟见肘。印尼虽然GDP高达1.4万亿美元,人均也达到了5000美元,是巴基斯坦的4倍,但巴基斯坦买武器有“狗大户”掏钱,印尼就没这待遇了。印尼国内基础设施极差,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建个高铁都还不起贷款,还要斥巨资迁都,可以说哪哪儿都需要钱。我们只能祝愿印尼的经济能搞上来,这样才能持续支持军队的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