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惊魂!昆明夫妻旅游归来,家中客厅惊现多条小蛇

时间:2025-09-19 16:48:47 来源:生活魔术专家 作者:生活魔术专家

下午3点刚过,昆明市区某小区的电梯门缓缓打开,杨先生提着行李箱,妻子紧随其后,两人脸上还带着旅途的疲惫与放松。一周前,他们趁着年假前往外地旅游,出发前特意将家中门窗关好,水电切断,只为归来时能有一个整洁安心的环境。

插入钥匙转动锁孔,“咔哒”一声轻响后,杨先生推开家门。玄关处的鞋柜还保持着离开时的模样,他习惯性地弯腰换鞋,目光却不经意间扫向客厅——下一瞬,他的动作骤然僵住,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呼,猛地拉住正要往前走的妻子。



“别动!”杨先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手指指向客厅中央的地毯附近。妻子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只见一条约20厘米长、浑身呈灰褐色的小蛇,正贴着沙发底部缓慢爬行,身体在阳光折射下泛着细微的鳞片光泽。更让两人心头一紧的是,目光扫过客厅各个角落,墙角的绿植旁、电视柜的缝隙里,甚至阳台的晾衣架下方,竟陆续发现了多条形态相似的小蛇,有的蜷缩成一团,有的正顺着踢脚线慢慢移动。

“怎么会有这么多蛇?”妻子下意识地后退一步,紧紧抓住杨先生的胳膊,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两人站在玄关处,不敢再往前挪动半步,眼睛死死盯着那些“不速之客”,生怕惊扰到它们。杨先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时慌乱无济于事,第一时间掏出手机,按下了110报警电话。

“喂,警察同志,我家客厅里有好多小蛇,我们刚旅游回来,不敢进去,麻烦你们赶紧来看看!”电话里,杨先生的声音仍难掩紧张,清晰报出了自家的地址和现场情况。挂断电话后,他拉着妻子退到楼梯间,隔着防盗门观察屋内动静,只见几条小蛇依旧在缓慢活动,并未表现出攻击性,但数量不明的蛇类出现在家中,还是让两人感到阵阵寒意。

民警现场处置:地毯式排查揪出10条蛇



接到报警电话12分钟后,两辆警车抵达该小区楼下,四名身着藏蓝色警服的民警携带捕蛇工具快步上楼。领头的民警李警官敲了敲杨先生家的防盗门,确认屋内暂时没有人员受伤后,示意杨先生打开房门,同时让另外三名民警分别守住客厅入口、阳台和卧室门口,形成一个简单的包围圈,防止小蛇逃窜到其他房间或楼道。

“你们站在门外等候,不要靠近,我们先检查情况。”李警官一边说着,一边从工具包中取出防滑手套和长柄捕蛇夹,小心翼翼地踏入客厅。屋内光线充足,家具摆放整齐,那些小蛇大多集中在客厅区域,并未向其他房间扩散。李警官放缓脚步,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每一个角落,他发现这些小蛇体型都不大,最大的也不过30厘米,行动速度较为缓慢,似乎还处于比较稚嫩的状态。

“这里有一条,在电视柜后面。”一名民警轻声提醒,手指指向电视柜与墙壁之间的缝隙。李警官顺着方向走去,蹲下身,只见一条小蛇正将身体贴在缝隙边缘,头部微微抬起,似乎对陌生的人类产生了警惕。他缓缓伸出捕蛇夹,精准地夹在小蛇身体中部,力度控制得恰到好处,既避免让小蛇受伤,又防止它挣脱。随后,他将小蛇放入随身携带的透气塑料箱中,箱内提前铺好了一层柔软的纸巾。

接下来的20分钟里,民警们展开了地毯式排查。沙发底部、茶几下方、书架缝隙、绿植盆栽周围,每一个可能藏蛇的角落都没有放过。杨先生站在门外,透过门缝看着民警们专注的身影,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当民警从客厅角落的一个大型绿植盆栽旁又捕捉到两条小蛇时,他忽然想起,这个盆栽是自己一周前网购的,刚收到没多久就带着妻子外出旅游了。

“警官,那个盆栽是我网购的,从广州寄过来的,会不会和这个有关?”杨先生朝着屋内喊道。李警官闻声抬头,看了一眼那个高约80厘米、叶片宽大的盆栽,点了点头:“我们一会儿重点检查一下这个盆栽。”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细致排查,民警们总共从杨先生家中捕捉到8条小蛇。就在大家以为排查已经结束时,李警官蹲在那个网购盆栽前,仔细观察着盆土表面。他发现盆土边缘有一道细微的缝隙,似乎有东西活动过的痕迹。于是,他找来一把小铲子,轻轻拨开表层的土壤,刚挖下去不到5厘米,两条蛇突然从土壤中钻了出来,一条体型稍大,约25厘米,另一条和之前捕捉到的小蛇差不多大。

“又发现两条!”李警官立刻用捕蛇夹将两条蛇夹住,放入塑料箱中。至此,杨先生家中总共发现10条蛇,其中8条在客厅各处活动,2条藏在网购盆栽的土壤里。看着塑料箱里密密麻麻的小蛇,杨先生和妻子都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感到一阵后怕——如果他们回家时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惊扰到这些蛇,后果不堪设想。

源头追溯:网购盆栽里的“蛇卵之谜”



将10条小蛇妥善安置在塑料箱后,李警官走出房门,向杨先生详细了解那个网购盆栽的情况。杨先生回忆,一周前,他在网上一家售卖绿植的店铺看中了这个盆栽,商家宣称是“广州本地培育的优质品种”,价格实惠,还包邮。下单后第三天,快递就送到了小区驿站,他下班后取回快递,当场拆开包装检查。

“当时包装得很严实,外面是硬纸箱,里面用泡沫板固定着盆栽,盆土没有洒出来,叶片也没有损伤,我仔细看了一圈,没发现任何异常,就把它放在客厅角落了。”杨先生说,因为第二天就要和妻子外出旅游,他没来得及给盆栽换盆,只是简单浇了点水,没想到这一离开,盆栽里竟然“孵出”了这么多小蛇。

李警官一边听着杨先生的叙述,一边记录下网购店铺的名称、快递单号和商家所在地。他分析,从时间线来看,杨先生收到盆栽时没有发现蛇,说明当时蛇很可能还处于卵的状态,没有孵化出来。而杨先生外出旅游的这一周,昆明室内温度保持在22℃左右,这个温度恰好适合蛇卵孵化,于是蛇卵在这段时间内陆续孵化,小蛇破壳后从盆栽土壤中爬出来,分散到客厅各处活动。

为了进一步确认蛇的种类和来源,李警官联系了昆明市森林公安局。半个多小时后,两名身着绿色制服的森林警察赶到现场,他们携带专业的动物鉴定工具,小心翼翼地打开装有小蛇的塑料箱。其中一名森林警察张警官凑近塑料箱,仔细观察着小蛇的外形特征:身体呈灰褐色,背部有隐约的深色斑纹,头部呈椭圆形,鳞片光滑,没有明显的毒牙特征。

“这些是水蛇,属于无毒蛇类,主要以小鱼、蝌蚪、水生昆虫为食,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张警官一边观察一边介绍,这种水蛇在广州及周边地区分布较为广泛,常栖息在稻田、池塘、河流附近的潮湿环境中,也可能会钻进疏松的土壤中产卵。

结合杨先生网购盆栽的发货地是广州,而广州正是这种水蛇的主要分布区,张警官给出了合理推测:商家在培育或搬运盆栽时,蛇很可能在盆栽的土壤中产下了蛇卵。由于蛇卵体积较小,颜色与土壤颜色相近,商家在打包时没有发现,物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也没有察觉异常。杨先生收到盆栽时,蛇卵还处于未孵化状态,隐藏在土壤深处,自然也没有被发现。直到杨先生外出旅游的这一周,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触发了蛇卵的孵化,小蛇破壳而出后,顺着土壤缝隙爬出盆栽,在客厅里四处活动,最终出现了杨先生夫妻回家时看到的一幕。

“这种情况虽然罕见,但并非没有可能。”张警官解释,绿植盆栽的土壤大多来自野外或专门的培育基地,在采集和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混入昆虫、虫卵,甚至像蛇卵这样的小型动物卵。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更适合蛇类产卵和孵化。

随后,李警官联系了杨先生网购盆栽的商家和负责运输的物流企业。商家表示,他们的盆栽都是从当地培育基地采购的,采购时会对盆栽进行初步检查,但主要关注叶片、根系等是否健康,很少会检查土壤深处是否有异物。物流企业则称,他们在接收和运输过程中,主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存在破损、泄漏等情况,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对盆栽内部的土壤进行检查。双方都表示,对于盆栽中出现蛇卵并孵化出小蛇的情况,他们事先并不知情,也愿意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专业处置:小蛇的“新家”与安全提醒

确认10条水蛇均为无毒蛇,且经森林警察鉴定,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没有保护级别后,民警们开始着手处理后续事宜。考虑到这些小蛇刚孵化不久,身体较为脆弱,不适合直接放回野外,李警官和森林警察商量后,决定将它们送往昆明市野生动物保护中心进行专业救治和照料。



当天下午5点,装有10条水蛇的塑料箱被小心翼翼地抬上警车,送往昆明市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早已做好准备,他们为小蛇准备了适宜的栖息环境——一个铺有湿润沙土和少量水的玻璃缸,温度控制在25℃左右,还投放了一些适合幼蛇食用的小型水生昆虫。

“这些小蛇刚孵化,消化系统还不完善,需要先观察一段时间,确保它们能够正常进食和活动,再根据情况决定后续的放归计划。”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水蛇是适应野外环境的物种,待它们身体状况稳定后,会选择合适的野外栖息地将它们放归自然,确保它们能够顺利存活。

与此同时,杨先生家中的安全隐患也被彻底排除。民警们再次对杨先生的家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认没有遗漏的蛇类后,提醒他及时对家中的其他绿植盆栽进行检查,尤其是网购的盆栽,收到后最好先放在阳台等通风开阔的地方,观察一段时间,同时可以将盆土翻松,检查是否有异物。

这起“网购盆栽藏蛇”事件很快在小区业主群里传开,不少业主都感到惊讶。杨先生也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到网上,提醒其他网友:网购绿植盆栽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商家,收到货后不仅要检查盆栽的外观和健康状况,还要留意土壤中是否有异常,避免类似的“惊魂事件”发生。

昆明市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借此机会,向市民普及了相关知识:春季和夏季是蛇类产卵和孵化的高峰期,野外的蛇类可能会将卵产在疏松、潮湿的土壤中,而绿植盆栽的土壤恰好符合这样的条件。市民在购买绿植时,尤其是从外地运输过来的盆栽,一定要仔细检查,避免意外发生。如果在家中发现蛇类,不要惊慌,也不要自行捕捉或攻击,应及时联系警方或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置,确保自身安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