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下立判!郝龙斌反悔引质疑,郑丽文机会来了,第二个卢秀燕现身蓝营改选
近期,蓝营的“改选”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被视为有力人选的卢秀燕表态不参选,此次改选局势骤变,不仅多人参与角逐,更上演了内耗的戏码,令外界大跌眼镜。
在多名蓝营人士表态参选后,朱立伦随即“推郝”、“拱赵”,甚至帮助赵少康获得角逐资格。然而,张亚中直接发声痛斥这是私相授受。尽管最终赵少康决定放弃,并支持郝龙斌参选,但相应的质疑声仍不断发酵,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赵少康表示,“改选”的最终结果应由蓝营人士投票决定,而非朱立伦一人说了算。他怒呛张亚中是内耗的始作俑者,并扬言要号召支持者不要支持这些人。
然而,争论孰是孰非已无太大意义,事实如何外界已一目了然。蓝营“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形象再次凸显,似乎忘记了此前面临罢免的教训。
值得一提的是,赵少康虽放弃角逐,但似乎有意在郝龙斌背后“指导”,而郝龙斌也全然接受,这令外界大为不解。
今日(9月18日),赵少康陪同郝龙斌前往领表,期间再次指责张亚中,并称郝龙斌拒绝辩论会是他出的主意。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郝龙斌表态有意角逐后,多份民调显示郑丽文、郝龙斌、罗智强及张亚中的声量排在前四。中天原计划于9月20日下午邀请四人进行首场辩论。12日,郝龙斌透过助理回应称,若参选则会参与辩论。
然而,郝龙斌在表态参选后却突然反悔,拒绝参与辩论。至于理由,外界不得而知。他前往领表时被问及此事,给出的理由是“准备不及”,并笑称接下来一定有机会进行表决。
一旁的赵少康随即解释称,这是他的主意。因为这并非蓝营的活动,且1320万的角逐“保金”中包含了蓝营接下来要进行的辩论会,届时只需参加蓝营的活动即可。领表登记后,“改选”也只剩下一个月时间,因此没有时间。
虽然赵少康的话有一定道理,但如今这一话题已演变成“诚信度”的问题。郝龙斌若不想参与,可在收到邀请后直接拒绝。但答应后又反悔,显然于理不合。且赵少康给出的理由,其他角逐者同样面临。为何他们可以参与辩论,郝龙斌却不行?赵少康“喧宾夺主”的做法,似乎也意味着郝龙斌缺乏主见。
郝龙斌的“准备不及”随即受到外界质疑。不少岛内网友留言称:“如果蓝营最终选出一个不敢参加辩论的人选,那真是笑掉大牙。”“不敢参加辩论,为何还要参选?”“来得及参选,却来不及辩论,这种理由听听就好。”“没准备好,为什么还要出来呢?”
外界分析指出,郝龙斌之所以拒绝辩论,是不想自曝其短。因为在口才方面,他与侯友宜相差无几。而此次参与辩论的郑丽文和张亚中都是口才论述俱佳的人选,郝龙斌自然讨不到便宜,甚至可能让自身处于被动局面。
尽管郝龙斌目前获得了蓝营“本土派”及“战斗蓝”的力挺,但仍有不少蓝营人士表示,要等这些人进行辩论后再做决定。因此,以郝龙斌的口才,一旦参与辩论,很可能会失分。
对此,张亚中再次杠上郝龙斌,认为真正有能力带领蓝营的,必须具备随时上马且无畏得失的勇气。他质疑郝龙斌没有“蓝营当家人”该有的格局,认为20日的辩论并非“准备与否”的问题,而是能否有足够勇气担当的时刻。
不仅如此,张亚中话锋一转,指责郑丽文及罗智强精打细算,在卢秀燕不选后才表态参选,显然更多是在权衡得失,而非为了改变蓝营。
事实上,张亚中对郝龙斌的批评有一定道理。若连一场简单的辩论都不敢参与,谈何带领蓝营?结果只会是遇到问题就踌躇不前,甚至需要赵少康在背后出主意。但张亚中对郑丽文及罗智强的批评也有失偏颇。虽然一部分原因是卢秀燕的迟迟不表态导致的,但仍有一部分原因是当时蓝委面临罢免,蓝营全力投入反罢,无暇表态参选。
张亚中此次脱颖而出的机会并不大。尽管他声量排在第四,但支持度仅在个位数。而郑丽文和罗智强的声量远超他,或许这也是他批评的原因,更多是在表达不满。
20日的辩论会对于郑丽文来说更加有利。外界普遍认为,接下来的角逐将是郑丽文对上郝龙斌。虽然郑丽文的支持度更高,蓝营基层也更加看好她,但郝龙斌却获得了多个派系的力挺。这些派系掌握着不少人头票数,这也是为何每当出现“改选”或提名时,角逐者要拜会这些派系“大佬”,以获得更多支持。
因此,郑丽文在这一方面仍略逊一筹。但如今机会已来,郝龙斌不敢参与辩论,郑丽文则更能展开论述。若能进一步夯实蓝营基层,自然能增加脱颖而出的机会。
按照目前的态势,没有一个角逐者能稳操胜券,都在僵持与拉锯阶段。虽然明日将是蓝营领表的最后一天,但仍有一个变数:傅崐萁会否参选?傅崐萁今日回应称,要等角逐者完成登记后再做决定。
事实上,外界原本对傅崐萁看好。但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做法,无异于是“第二个卢秀燕”。若想角逐,应大大方方站出来。
至于后续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