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曝杨威与儿子失联!杨阳洋学校搬泰国、手机全没收,父母情绪崩溃

时间:2025-10-30 18:15:44 来源:夜深爱杂谈 作者:夜深爱杂谈

提及《爸爸去哪儿》,许多 00 后都会想起那个奶声奶气、乖巧懂事的杨阳洋。当年,这个跟着父亲杨威上节目的小男孩,凭借讨喜的性格圈粉无数,而奥运冠军杨威也因 “模范老爸” 的形象深入人心。如今多年过去,杨阳洋早已长大,杨威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迷茫 —— 曾经在体操赛场上目标清晰的他,面对儿子的成长之路,竟不知该如何指引。



回溯杨阳洋的成长,杨威的教育思路最初带着鲜明的 “运动员烙印”。作为拿过奥运冠军的体操名将,杨威的人生轨迹简单而坚定:日复一日的训练、一场接一场的比赛,所有努力都指向 “为国争光” 的明确目标。这种 “一条道走到黑” 的执着,也成了他最初教育杨阳洋的准则。



在杨阳洋小时候,杨威便着手培养他练体操。每天,小小的杨阳洋要在训练馆里待上数小时,压腿、翻跟头,重复着枯燥却辛苦的动作。杨威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仅亲自指导,还为儿子创造最好的训练条件。功夫不负有心人,杨阳洋很快在体操领域崭露头角,拿下了不少少儿赛事的奖项。那时的杨威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儿子一定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在体操界闯出一片天。



可让杨威没想到的是,孩子的想法远比他想象中多变。练了几年体操后,杨阳洋突然对高尔夫产生了兴趣,直言不想再继续练体操。这个决定让杨威有些措手不及,毕竟之前的投入已初见成效。但短暂纠结后,这位父亲还是选择尊重儿子的选择 —— 他立刻为杨阳洋找来了专业的高尔夫教练,从训练场地到球杆装备,无一不是顶尖配置。在杨威看来,既然孩子有了新方向,自己就要全力支持。



这一支持就是八年。八年间,杨威陪着杨阳洋辗转各个高尔夫赛场,见证了儿子的每一次进步。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杨阳洋会朝着高尔夫运动员的方向发展时,他又一次改变了主意 —— 这次,他迷上了篮球。



接连的 “变卦” 让杨威既无奈又心疼。从体操到高尔夫再到篮球,多年来在儿子兴趣培养上的投入不算少,可每一项都是 “浅尝辄止”,没有一项能坚持到出彩。看着儿子热情满满的样子,杨威虽有不满,却还是没忍心泼冷水。他心里清楚,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只会适得其反。



如果说兴趣的多变只是让杨威感到无奈,那杨阳洋后来的求学选择,则彻底打乱了他的教育规划。某天,杨阳洋突然跟父母提出,想去香港上学,理由是 “能学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这个想法让杨威和妻子杨云都十分意外,他们从未想过让孩子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去一个全新的地方求学。



但就像之前尊重儿子的兴趣一样,杨威夫妇还是选择了支持。为了帮杨阳洋落实上学事宜,夫妻俩频繁往返于内地和香港,跑遍了当地的多所学校,对比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最终敲定了合适的学校。之后,他们又在学校附近租好房子,把生活所需的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杨阳洋的姥姥更是放弃了内地悠闲的养老生活,专程到香港照顾外孙的饮食起居,只为让杨阳洋能专心学习。



可真正的挑战,在杨阳洋入学后才开始。杨威渐渐发现,儿子所学的课程自己完全摸不着头脑 ——IGCSE、IB,这些陌生的课程名称,杨威连念顺都要费些功夫,更别说理解课程内容了。更让他焦虑的是,杨阳洋的课程表早已换成了全英文,每次想问问儿子的学习情况,看到满屏的英文单词,杨威都不知该从何开口。



即便如此,杨威还是习惯性地想给儿子规划学习路径,常常叮嘱杨阳洋 “该学什么”“该怎么学”。可他的这份 “好心”,却遭到了儿子的反问:“为什么我一定要按照你们设定好的路走呢?” 儿子的 “反抗” 让杨威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第一次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真的跟不上儿子的脚步了?



这种无力感,在一次意外事件中达到了顶峰。某天,杨威突然收到学校的邮件,告知杨阳洋所在的校区要临时搬到泰国的公园办学。这个消息让杨威瞬间慌了神,他想立刻联系儿子,却发现根本打不通电话 —— 原来学校为了让学生专心适应新环境,没收了所有学生的手机。



这是杨威第一次与儿子彻底失联。那段时间,他和杨云每天都心神不宁,担心儿子在陌生的环境里是否适应,会不会遇到困难。夫妻俩甚至因为过度焦虑而情绪崩溃,夜里常常辗转难眠。有网友看到杨威分享的经历后,也忍不住担心:“泰国、收手机,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太让人揪心了。”



好在这种焦虑并没有持续太久。冷静下来后,杨威渐渐想通了:杨阳洋已经长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也该有独自面对世界的机会。作为父母,不能一直把孩子护在羽翼之下,否则只会阻碍他的成长。就像自己当年在体操赛场上,也是一步步独自面对挑战,才最终站上领奖台的。





如今的杨威,早已褪去了最初的迷茫。他不再执着于给杨阳洋规划人生道路,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陪伴和支持上。偶尔在社交账号分享育儿日常时,他总会提到一句话:“最好的陪伴,不是做孩子的引路人,而是成为他探索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诚然,杨威的教育方式在网上引发过不少争议,有人觉得他对孩子过于 “纵容”,也有人认为他不够 “强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最初试图用自己的经验规划儿子的人生,到后来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放手让孩子成长,杨威用自己的经历,展现了一位父亲的成长与觉醒。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是绝对正确的。但杨威的故事或许能给更多父母带来启发:比起为孩子铺好现成的路,不如教会他们勇敢探索;比起做孩子的 “掌舵人”,不如做他们最可靠的 “避风港”。毕竟,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父母能做的,就是在他们需要时,给予温暖的支持与鼓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