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美国宣布新一轮对俄制裁,重点锁定两大石油企业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
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经济制裁,此次制裁的核心目标直指俄罗斯能源领域两大巨头——卢克石油公司(Lukoil)与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及其下属的34家关联子公司。
制裁措施明确禁止美国公民及企业与上述被列入名单的实体开展任何形式的交易,同时规定若某实体由被制裁方持有50%以上股份,则自动纳入限制范围。此次制裁覆盖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开发等全产业链业务,进一步压缩俄能源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运作空间。
本轮制裁与英国、欧盟近期动作形成联动效应。英国于10月15日率先出台对俄新制裁,欧盟则于10月23日通过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三方在时间节点上呈现高度协同性。
根据欧盟理事会10月23日发布的公报,第19轮制裁包含69项新增个人与实体制裁名单,并推出多项经济限制措施。尽管欧盟内部对制裁效果存在分歧,但此次仍首次将制裁矛头指向俄罗斯天然气行业: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及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Gazprom Neft)实施全面交易禁令,同时扩大对俄金融机构的限制范围,首次将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纳入制裁体系,并加强对俄外交人员在欧盟境内活动的管控力度。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制裁通过后强调,第19轮制裁并非终点,欧盟已开始筹备下一轮制裁方案。她表示:"我们必须持续向俄罗斯施加压力,直至其停止侵略行为。"
自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盟已累计实施19轮对俄制裁,但每一轮均面临内部质疑。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多次公开反对制裁升级,认为此举反伤欧盟自身经济。在此轮制裁审议过程中,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直言:"欧盟应优先解决能源价格高企与汽车工业困境,而非无休止地制裁俄罗斯。"该国反对态度一度导致制裁方案搁浅。
面对西方持续施压,俄罗斯已采取多轮反制措施,包括限制关键原材料出口、调整能源结算方式等。欧盟内部越来越多声音开始质疑制裁成效,德国经济研究所(DIW)最新报告显示,制裁导致欧盟能源成本上升约15%,而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仅下降8%,显示制裁存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困境。
编辑:黄梅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