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央八首播!24集悬疑刑侦剧《他是谁》来袭,张译领衔8大实力派

时间:2025-11-06 03:22:22 来源:乐枫电影 作者:乐枫电影

张译近年来仿佛成了“警察专业户”,从《重生之门》《狂飙》到《他是谁》,他饰演的警察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观众每次看到他出场,都会自动脑补那句:“同志,出示一下证件。”这样的“内娱考公第一人”称号,张译当之无愧。



张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穿上警服后的正气凛然,更在于他能够将每一个警察角色演绎得充满“人味儿”。在《他是谁》中,他饰演的卫国平一登场,就因一桩极其残忍的碎尸案而陷入精神崩溃的边缘。面对案发现场,他的眼神如刀般冷冽,但刀锋下隐藏的,却是难以抑制的愧疚和执念。八年前,战友在凶手手中丧生,那根刺深深扎进了他的心里,从此再也无法拔出。

卫国平不是神探,而是一个彻夜蹲守在巷口、鞋底磨破也不罢休的警察。他查案查到疯狂,梦里都在追凶。八年后,他成为了刑警队长,破了无数案件,但每次夜深人静时,那道割喉的血痕依然在他脑海中闪回。直到宁江市再次出现一起碎尸案,现场惨不忍睹,尸体被蒸煮分解得几乎认不出人形。凶手的手法,与八年前的那场噩梦如出一辙。



此时的卫国平,仿佛被命运重新拉回了那条未完的线。他直觉认为,凶手回来了。但要证明这一点,却比抓住鬼还难。线索稀碎,证据混乱,连法医都摇头。但他依然一头扎进去,不顾一切地去拼凑那一点点蛛丝马迹。

这就是张译的魔力——他演的不是案件,而是人心。他演的每个警察,眼神里都带着疲惫,却有一种让人信服的笃定。观众信他,不是因为剧本写得巧妙,而是因为张译让你觉得那个人,真的存在过。



《他是谁》的成功,不仅仅靠张译一个人支撑。导演在悬疑节奏上把握得恰到好处,剧情层层反转,像一场心理拉锯战。观众一边猜测凶手,一边被角色的命运所牵引。再加上丁勇岱、赵阳、刘冠麟、齐奎、姚安濂等老戏骨的加盟,让整部剧的质感直接拉满。尤其是丁勇岱饰演的顾卫东,稳重内敛,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张译的焦躁与执念。两人同框的几场戏,空气中都能闻到火药味。

更妙的是,丁勇岱和张译的合作早在《以法之名》中就埋下了伏笔。当年两人是师徒,如今成了对手,一个是法,一个是警,正义的两面相互拧紧。这样的设定,让观众看得直呼过瘾,也让人感叹内娱刑侦剧终于又有了点味道。



《他是谁》能火,其实一点也不意外。它抓住了悬疑剧的两条命脉:真相与人性。观众不仅仅想看到谁是凶手,更想看到一个人如何被命运推着走到极限。卫国平的故事,说白了,是一个人和自己和解的过程。他查案,不仅仅是为了正义,更是为了赎罪。那种“不能输”的执念,才是真正的刑警精神。

回顾张译的职业生涯,这种角色几乎成了他演技的标志。从《红海行动》的杨锐,到《狂飙》的安欣,再到《他是谁》的卫国平,张译的“正义感”仿佛被镌刻在骨头里。他不是在演警察,而是在演“人该如何面对黑暗”。



有人调侃说,张译要是不当演员,可能早就考进公安系统了。毕竟他演的每个角色,都像是《人民警察手册》里的标准模板:冷静、克制、负重前行。但这恰恰是他最打动人的地方。每一次他穿上制服,就像把自己也交了出去。

真正让人敬佩的,是他对“戏”的认真。张译拍《他是谁》时,为了一个夜巡的镜头反复打磨细节,表情、步伐、呼吸都要对。他说过一句话:“警察不是英雄,他们只是每天都在和恶对抗的人。”这话看似平淡,却能让人起鸡皮疙瘩。

所以,当观众喊他“内娱考公第一人”时,其实不是调侃,而是一种肯定。他考进的不是公安局,而是观众心里的那份信任。他代表的,是一种靠真诚撑起来的职业信仰。



张译的戏,总让人信——信他演的角色,信他演的人生。哪怕故事再黑暗,他也能用那双疲惫却有光的眼睛,让人看到希望。也许这就是他在娱乐圈里最独特的地方:他不是靠人设活着,而是靠作品立着。

有人说,一个演员的极致,就是让人忘了他是演员。张译早就做到了。他不是警察,却比很多警察更懂责任;他不是英雄,却比很多英雄更真实。

这世上有太多光鲜亮丽的角色,唯独他选择了那些最沉重的——血、泪、真相,还有人心。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了“内娱最像公务员的演员”,也是那个观众最信任的名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