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2007年薄一波逝世后,子女揭露两大谣言真相

时间:2025-09-21 22:41:09 来源:混沌录 作者:混沌录



在中国现代史上,薄一波是一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革命家。他1908年出生于山西定襄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原名薄书存。尽管家庭条件一般,但他自幼聪慧,1922年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受五四运动影响,他开始接触新思想,并逐渐接受了马列主义。1925年,年仅17岁的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于革命事业。

薄一波早年主要在山西、天津等地从事兵运工作,组织士兵进行革命活动。然而,1931年因叛徒出卖,他与53名同志一同被捕入狱,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度过了五年多的时间。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问,他始终坚守信仰,未透露任何机密。1936年,在党组织的营救下,他重获自由,并立即投身于山西的抗日斗争,公开身份组织武装力量,推动阎锡山部队中的进步力量发展。



抗日战争期间,薄一波在太原领导地下党,积极建立抗日根据地。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尽管有人因他刚从监狱出来而提出异议,但他最终仍顺利当选。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参与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等重要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转战经济领域,1949年出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后任财政部部长,负责恢复国民经济、推动土地改革和工业起步。1954年,他当选全国人大常委,1956年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工业交通,推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薄一波在经济工作中的贡献尤为突出。他参与了鞍钢、武汉钢铁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为新中国早期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坚实基础。1960年代,他提出调整国民经济方针,避免了“大跃进”后的极端失误。1978年改革开放后,他恢复职务,继续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并兼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他参与决策了财政包干、沿海开放等重要政策。晚年,他撰写了回忆录《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成为党史研究的重要资料。2007年1月15日,薄一波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9岁。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广泛悼念,官方评价他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然而,在薄一波逝世后不久,网络上便开始流传关于他的两大谣言。一条谣言称他在病床上发表了“十九次讲话”,内容全是批评党的领导人和否定革命理想;另一条谣言则称他在1950年代为刘青山、张子善两位贪污犯求情,试图保他们不死。这些谣言配上所谓的“内部资料”,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起了广泛关注。

面对这些不实传闻,薄一波的子女决定站出来澄清事实。2007年7月14日,他们通过央视国际频道和报纸正式发表声明,郑重否认这两大谣言,并用事实和时间线将这些谣言一一戳破。声明发布后,媒体纷纷跟进报道,网络上的虚假帖子也被大量删除。

关于“薄一波十九次讲话”的谣言,网上帖子声称他在临终前病床上发表了长篇大论的批评讲话。然而,薄一波的子女在声明中明确指出,这纯属子虚乌有。薄一波自2005年10月因肺癌住院以来,病情逐渐恶化。2006年3月,他陷入昏迷状态,从此完全失去语言表达能力。医院记录显示,他在去世前一直未说过一句话,更别提什么“十九次讲话”了。子女们强调,父亲一生对党的领袖充满敬重,从未说过那些攻击性的话。



事实上,薄一波对党的忠诚贯穿一生。早年入党时,他就立下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在监狱中,他坚守信仰,未动摇分毫。抗日时期,他在山西坚持建立抗日根据地,面对日伪的围剿毫不退缩。解放后,他在经济建设中抓项目、定政策,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初期,他推动体改,提出务实方案,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

关于为刘青山、张子善求情的谣言,更是离谱至极。刘青山、张子善是1951年天津贪污案的主角,他们利用河工工程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案子一查,全国震动。河北省委调查后上报华北局,建议判死刑。周恩来批准逮捕,两人被开除党籍。作为华北局书记的薄一波收到报告后转报中央。毛泽东主席亲自过问,强调要严惩不贷。

谣言称薄一波亲自向主席求情,但声明中子女用史料证明他根本没干这事儿。当时天津市委书记黄敬找到薄一波,说刘张过去有功劳,能否从轻处理。薄一波回应中央已有决定,不宜再议。但黄敬坚持请薄一波转达意见。薄一波同意转口信,但建议黄敬自己去说。结果黄敬没去,薄一波就如实向毛泽东主席反映了黄敬的看法。主席听后明确表态必须处决。1952年2月10日,刘青山、张子善在保定执行枪决。薄一波全程只转达意见,未发表个人看法,更未求情。



刘青山、张子善案是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它暴露了当时干部作风问题,也促使中央开展整风运动,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薄一波在华北局工作时强调经济纪律,这案子也让他更注重财经监督。谣言想把他拉下水,暗示他护短,但事实是他支持中央决定,推动案子从严处理。澄清后,大家重新审视这案子,看到它对党的建设的警示作用。

声明发布后产生了积极影响。央视播出声明内容,人民日报社论跟进报道,网络上的虚假帖子被大量删除。在党史研究中,这事儿成了案例,教育大家辨别谣言、尊重历史。薄一波的书再版后销量上升,不少年轻人开始对他的故事感兴趣。子女们低调处理此事,只守护父亲的名誉。薄一波的贡献已融入国家叙事之中,他的经济生涯和反腐努力为国家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网络时代谣言易传的背景下,真相的力量显得尤为珍贵。薄一波这种老同志一辈子实干不搞虚的,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得靠事实说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