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一场在喜马拉雅山脉实施的烟花艺术项目《升龙》引发了广泛争议。该项目由艺术家蔡国强及其合作方户外品牌始祖鸟共同策划,然而,其背后的生态影响、法律责任以及品牌商誉等问题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9月21日,日喀则方面迅速响应,成立调查组展开核查,始祖鸟及蔡国强工作室也分别发布声明,公开致歉。那么,这场烟花秀究竟对当地生态造成了哪些潜在破坏?修复难度有多大?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哪些法律责任?品牌方又可能受到哪些影响?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
一问:当事方的行为会不会被追责?
据媒体报道,这场名为《升龙》的艺术烟花活动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热龙乡举行,该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600米,生态环境极为脆弱。9月19日傍晚,随着点火指令的下达,三幕彩色烟花沿着山脊依次绽放,场面壮观。然而,这一行为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争议。
不少网友认为,在青藏高原这样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搞烟花秀,不仅存在爆破行为,还可能带来粉尘、噪音污染,对当地植被和生态造成巨大破坏。对此,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江孜县分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已在生态环境局备案,手续合规,且烟花使用的是环保材料,因此无需进行环境评估。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平息网友的质疑。
9月21日凌晨,日喀则网信办微信公众号“云端珠峰”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成立调查组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蔡国强及其合作方始祖鸟是否会被追责,目前仍待官方调查结果。
《升龙》烟花秀释放的彩色烟花。网络图
二问:烟花秀对当地生态有什么影响?
针对网友质疑的烟花秀环保问题,主办方曾解释称,所选用的烟花彩色粉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且在国际奥委会及多地燃放验证中确认其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此外,项目团队还制订了“预防-监测-恢复”的全链条生态保护方案。
然而,不少网友和专家对此表示质疑。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华旦才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低海拔、非高原自然环境下的烟雾测试作为参考并不科学。要了解烟花燃放是否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需要系统地从燃放前、燃放过程到燃放之后进行检测,并依据数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
华旦才让还指出,虽然彩色粉是“生物可降解材料”,但在青藏高原这种低温低降水低生物活性的地区,降解时间可能很长,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此外,烟花燃放后的实体残留物虽然可以通过人力清理,但难以确保其燃料所含化学物质能彻底分解,一旦侵入土壤或水源,将对当地生态造成持续危害。
始祖鸟及蔡国强工作室分别发布声明,公开致歉。 网络图
三问: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什么法律责任?
目前,日喀则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那么,未来烟花秀的主办方可能面临什么处罚呢?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表示,如果此次烟花秀破坏喜马拉雅山山地环境或植被的情况属实,根据《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相关规定,将可能面临从重处罚。
具体来说,如果存在破坏自然景观或者草原植被等行为,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重处罚。此外,如果污染青藏高原环境、破坏青藏高原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违反国家规定造成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损害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修复责任、赔偿损失和相关费用。相关人员可能会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以及民事赔偿责任。
此外,如果相关责任人在喜马拉雅山放烟花的行为对高原植被或环境的破坏行为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还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根据具体情节可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等刑罚。
艺术家蔡国强。
四问:品牌方可能会受到哪些影响?
此次烟花秀由知名户外品牌始祖鸟与蔡国强合作举办。21日始祖鸟已公开道歉,但此事仍在继续发酵中。已经有媒体对始祖鸟的过往负面事件进行报道,该事件未来对始祖鸟的商誉可能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呢?
前资深媒体人、营销专家彭宏渝分析认为,这次的烟花秀可能是始祖鸟在品牌营销上的一次尝试,但没想到在环保问题上形成了公众事件。她指出,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政府和企业应该更加重视民众的看法,做到提前调研、定期普及、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回复。
就本次事件对始祖鸟品牌的影响,彭宏渝坦言暂时很难完全评估出来。她表示,事件的最终影响要看公众和相关各方的反馈来定。要想减小不利影响,始祖鸟及时的反馈和诚恳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实际上,品牌因过度营销导致“翻车”的事例并不少。曾因“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的广告语出圈的钻戒品牌DR,就多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些事例都提醒我们,品牌在营销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负面影响。
上游新闻记者 杨波 赵映骥 部分内容据红星新闻、中新网、新京报、央视新闻、金融投资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