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的创作尺度究竟能有多“大胆”?近期,由少女时代成员林允儿主演的韩剧《暴君的主厨》便因一系列荒诞剧情引发轩然大波。剧中不仅出现“韩国参鸡汤打败中国佛跳墙”的离谱设定,更上演“大明使者给朝鲜下跪”的魔幻桥段,甚至暗含“中餐源于朝鲜”的荒谬论调,彻底点燃了中韩网友的讨论热情。
这部剧的剧情走向堪称“魔幻现实主义”:一方面疯狂“偷取”中餐文化,从“大明厨师赴朝鲜学艺”到“川菜大师首次见辣椒”,甚至编造出“川菜败给拌饭”的荒诞情节;另一方面则明目张胆地抹黑中国文化,将历史事实颠倒黑白。更讽刺的是,该剧的“流量密码”恰恰是这两点——通过消费文化争议博取关注,却让主演林允儿在中国苦心经营十余年的形象瞬间崩塌,从“国民女神”沦为“过街老鼠”。
剧中离谱情节远不止于此。作为一部穿越剧,剧方以“无历史依据”为由辩解,却无法掩盖其核心逻辑的荒谬:历史上朝鲜对大明使者毕恭毕敬,剧中却反写为“大明使者下跪”;明明辣椒源自美洲,剧中却虚构“朝鲜是辣椒发源地”。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扭曲,连韩国网友都看不下去了,直言“编剧是不是疯了?”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韩国社会对这类“偷文化”行为的纵容。从剧方到观众,许多人选择自欺欺人地接受虚构设定,甚至将抹黑他国文化视为“文化输出”的捷径。这种集体性的文化焦虑,暴露出韩国在文化自信上的缺失——当自身历史积淀不足时,便试图通过篡改他人文化来填补空白。
更令人唏嘘的是部分中国粉丝的态度。他们为林允儿洗白,甚至抛出“艺术无国界”的论调,却忽视了最基本的底线:国家面前无偶像。无论明星此前形象如何,参与文化剽窃与历史抹黑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代价。林允儿的遭遇,正是对这种“追星失智”现象的警示。
这场争议背后,折射出的是文化尊重与历史真实的永恒命题。当创作脱离基本事实,当娱乐凌驾于文化底线之上,最终伤害的不仅是被抹黑的对象,更是创作者自身的信誉与国家的文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