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江苏科技大学惊现骗局:高中生冒充教授,竟欲参评院士

时间:2025-11-19 21:04:10 来源:上峰视点 作者:上峰视点

近日,江苏科技大学陷入一场令人震惊的学术骗局:一名仅高中学历的郭伟,竟成功冒充材料领域大咖,不仅担任该校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还计划参评院士,年薪高达百万,安家费数百万,科研经费更是达到千万级别。此事经媒体曝光后,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

郭伟,一个连大学都未考上的高中生,却自称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专家。在江苏科技大学,他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不仅成为该校的招牌人物,还堂而皇之地给博士生上课,这一荒诞的场景竟持续了两年之久。

那么,郭伟是如何骗过江苏科技大学的招聘审核,成功入职的呢?据了解,江苏科技大学原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校,后更名为现名,主要聚焦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的人才培养。虽然并非985、211高校,但在国内校友会排名中位列226,软科排名144,也算是一所实力不俗的院校。



目前,郭伟已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涉及的问题颇多。然而,网友们对此仍感到十分疑惑:学术领域向来严谨,工科方面更是容不得半点虚假,没有专业基础,仅靠蒙混过关,必然会漏洞百出。郭伟究竟是如何骗过那么多人的?博士生们上课提问时,难道真的看不出他的破绽吗?

据悉,郭伟的骗局之所以被揭穿,是因为他计划参评院士时露出了马脚——他冒充了同名的另一位郭伟。有网友调侃道:“这位‘郭教授’真是太入戏了,只要他低调一点,说不定还能在该校多混几年,甚至能安稳退休,继续享受优厚的待遇。”

郭伟于2023年加入江苏科技大学,主讲《位错理论》《晶体塑性强化机制》《金属和合金相变理论》等课程。他自称长期研究纳米金属材料,是材料领域的引领者,并长期进行核心技术研究,致力于“卡脖子”技术的攻关,注重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及应用。

国内知名媒体还曾对他进行过报道。今年5月,有媒体以“江苏科技大学在纳米材料领域取得新突破”为标题,报道了郭伟团队研发的“超低温高强韧钛合金”,声称该技术为中国深渊级科考装备打造了“钢筋铁骨”,标志着中国深海耐压材料技术迈入了国际领先行列。文章中还提到,该技术入选了“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在出事之前,郭伟是江苏科技大学的首席科学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还入选了江苏“333工程”高层次培养人才中青年科学家。他的简介中甚至提到,他指导的博士生荣获了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生”。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疑惑:“既然一个高中生能指导博士生获奖,难道他真的有两把刷子?”

郭伟的简历堪称“豪华”:他自称1994年某省的高考状元(高考成绩685分),西安交大本科、硕士研究生,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创新人才,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还是三一集团欧洲总工程师。在技术突破和科研成果方面,他宣称构建了梯度纳米结构深度理论模型、开发了超低温服役特种合金,还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发表SCI论文170余篇,获国际专利68项,累计科研经费高达3000万美元。



说实话,这份简历确实相当唬人,难怪江苏科技大学会把他当作宝贝,聘请他为二级教授,并任命为学校的首席科学家。据爆料,郭伟在江苏科技大学的年薪高达140万元,学校还给了他300万元的安家费。过去两年里,他一直是江苏科技大学的招牌人物,科研经费更是高达上千万元。

然而,仔细推敲,郭伟的简历其实存在诸多破绽。比如,他自称单篇论文被引用1300多次,这么重大影响力的论文,学校为何不进行核实?他自称发明的计算模型被国际同行称为“郭氏模型”,也没有人去证实其真实性。还有,他自称是三一集团欧洲总工程师,这一身份只要简单查询就能揭穿,但学校却并未进行核实。此外,90年代685分的高考省状元,完全有机会进入清华北大的王牌专业,这一背景也未引起学校的质疑和核实。这些漏洞都表明,学校的招聘审核机制存在严重问题。

不过,话又说回来,能骗到这种程度,郭伟确实堪称“人才”,他的心理素质也相当强大。给博士生上课时,他难道一点都不紧张吗?即便他做了一些功课,对相关知识有一些了解,但也只能是懂一点皮毛而已。笔者猜测,这人的口才应该相当了得,擅长忽悠,堪称“太极高手”。

江苏科技大学透露,目前该教授已离职,他的课程和学生已由新导师接手,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业。然而,这起事件给江苏科技大学乃至整个学术界带来的警示却是深远的:学术诚信和招聘审核的严谨性不容忽视,否则,类似的骗局很可能还会再次上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