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抗战剧《亮剑》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李云龙得知万家镇有骑兵营后,口水直流,立刻与孔捷派出一个营去牵回马匹。然而,骑兵营还没捂热乎,旅长一个电话就将其“打劫”走了。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现实,也引发了观众的好奇:旅长为何要打劫李云龙的骑兵营?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386旅的整体情况。很多人可能认为,作为国民政府的正式编制作战单位,386旅应该享有充足的物资供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时的386旅穷得叮当响,一个拥有五千人的旅级作战单位,连枪都做不到人手一把。所谓的火炮支援,更是只有几门迫击炮,堪称顶配武器。在这样的背景下,旅长打劫李云龙的骑兵营,实际上是为了将马匹拆分给其他同样贫困的团,以补充他们的物资。
这并非旅长故意打劫,而是当时的386旅各团情况均不乐观。打劫李云龙的骑兵营,目的在于加强其他团的战斗力。更何况,李云龙的独立团能否养得起一个骑兵营还是个未知数。在抗日战争时期,骑兵营的消耗力度极大,李云龙未必能够承担得起。
此外,从战术角度来看,李云龙要一个骑兵营也确实没啥大用。骑兵在当时主要充当机动单位,对于李云龙来说,一个骑兵营反而可能成为负担。而如果将这个骑兵营打散到其他团里,每个团安排一个骑兵连,那么就能大大加强其他团的战斗力。这一点,旅长自然心知肚明。
当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剧组经费紧张。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当年的《亮剑》剧组穷得叮当响。哪怕是李云龙这个独立团团长的扮演者李幼斌,片酬也不过才几十万。更别提其他演员了。经费紧张导致了很多内容无法放开手脚拍摄,甚至有至少20%以上的内容量没来得及拍。
原本编剧是想着弄骑兵营的,但碍于经费有限,导演和编剧不得不脑洞大开。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个最早的“电话诈骗”桥段:将骑兵营的数量缩减成骑兵连。这样做既符合了剧情合理性,又能节约不少经费,可谓性价比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