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2025年北京上海社保基数调整解析:难产背后的数据与影响

时间:2025-09-24 04:01:00 来源:曹多鱼的财经世界 作者:曹多鱼的财经世界

2025年北京、上海的社保基数调整终于尘埃落定,这一“难产”的数据公布后,引发了广泛关注。社保基数的调整,不仅关乎每一位打工人的切身利益,更与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养老金压力等紧密相连。

9月18日,北京市发布了2025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的通告。与2024年相比,缴费基数上限从35283元上涨到了35811元,涨幅为1.5%;下限则从6821元上涨到了7162元,涨幅为5%。这一调整,无疑增加了部分打工人的经济负担。

同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发布了通知,自2025年起,社保基数的上限调整为37302元,下限调整为7460元。与2024年相比,上海社保基数上限从36921元涨至37302元,下限从7384元涨至7460元,上下限涨幅均为1.03%。

回顾过去,2020年北京社保基数仅为3613元,而短短5年时间,就涨到了7162元,上涨了近1倍。这样的涨幅,让不少人感叹社保基数的“飞速”增长。

在社保基数还未公布时,就有不少朋友猜测,今年的社保基数是否会进行改革。毕竟,就目前的社保基数而言,打工人的负担已经相当大了。如果能稍微下降一些,无疑会给大家带来喘息的机会。

但其实,社平工资的上涨和下降,对应着的是改革的两个方向。这里,我们可以简单聊下社平工资、社保基数以及退休金之间的关系。

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是由各地人社部门根据上一年的社平工资来计算的。通常情况下,社保缴费基数上限是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300%,下限则是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60%。而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则是(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简单来说,社平工资每下降1%,基础养老金可能同步减少约0.5%。比如,若上海2024年社平工资下降1%,一位缴费30年、指数1的退休人员每月基础养老金将减少约184元(以假设的社平工资12307元为例,12307元 ×1%×30×0.5)。

总结下来就是,社平工资上涨,社保基数涨,养老金也涨;而社平工资下跌,则社保基数跌,养老金也跌。这从侧面验证了一个事实:本质上,现在交社保的年轻人,就是在赡养现在的老人。社平工资则决定了年轻人赡养力度的高低。

社平工资的涨跌,对应着改革的两个方向:社平工资涨,意味着赡养力度的加大;社平工资下跌,则意味着赡养力度的下降。这也是社保基数迟迟不出炉的一个原因,毕竟,这一数据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也在思索,哪个方向才是对的。之前,全网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说现在社保基数太高了。比如2024年上海最低工资为2690元,而社保最低缴费则达到了2800多元,直接就倒挂了。于是,社会就呼吁社保基数能稍微降一些,给到企业和个人以喘息的空间。

但现实的压力确实太大了。以北京和上海为例,23年北京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老年人占比首次突破30%,24年这个数字达到了31.1%;上海则更甚,24年上海的这个数字达到了37.6%。大城市的老龄化趋势已经很严重了。

老龄化趋势对应的,其实不只是退休金的压力,还有医保的压力。甚至可能反过来说,在高龄老年人这块,医保的压力是要远远大于养老金压力的。因此,医保结余的压力,也会反过来促使社平工资必须单边涨幅。

这样的现状,其实也会引发我们新一轮的思考:都说社保是国家福利,是民众每个人老去的保障。但如果现在年轻人都不承担这份逐渐上涨的保障支出,那么是否可以等一等年轻人,让这个不断上涨的保障支出稍微停一停呢?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请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我们另开设有知识星球,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先加入。

这个是加入星球的二维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