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多国承认也难改现实:巴勒斯坦建国为何困难重重?

时间:2025-09-24 03:54:31 来源:山河路口 作者:山河路口



在2023年10月7日之前,以色列曾对巴勒斯坦建国表示过同意,但随后的局势变化使得这一前景变得黯淡。哈马斯等激进组织的行动不仅终结了自己的未来,也似乎为巴勒斯坦的建国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哈马斯的激进行动,不仅未能实现其目标,反而可能加速了巴勒斯坦建国梦想的破灭。

当大多数巴勒斯坦人选择支持哈马斯等激进组织,试图彻底消灭以色列而非寻求和平共处时,和平的曙光便显得愈发遥远。这种零和博弈的思维,使得只有一方彻底压倒另一方,和平才可能到来。

哈马斯的挑衅行为最终导致了自身的衰败,但这并非以色列的错。同样,巴勒斯坦建国之路的坎坷,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以色列。



回溯历史,1947年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原本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建国提供了法律基础。以色列接受了这一决议,但巴勒斯坦人却选择了拒绝。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然而第二天,“阿拉伯国家联盟”便组织军队进攻以色列,试图扼杀这个新建立的国家。然而,战争的结果却出乎意料,“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失败,使得巴勒斯坦人控制的面积大幅缩小。



经过数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屡战屡败,巴勒斯坦控制的面积也越来越小。1967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242号决议,同意以1967年边界作为巴以分界线,巴勒斯坦对此表示了认可。然而,如果巴勒斯坦真的接受了这一边界并建国,那么后来的许多冲突或许都可以避免。

但现实是,巴勒斯坦内部各个派系纷争不断,随着巴勒斯坦人不断“折腾”,其控制的面积越来越小,到2020年已经缩小到不能连续的地步。

不折腾就不会死,连阿拉伯国家都看明白的事情,巴勒斯坦人为何还坚信自己能打赢以色列?

以色列屡次被阿拉伯国家“先发制人”打击,但被侵略的以色列不仅击败了阿拉伯国家,还在反侵略过程中夺取了不少领土。



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大获全胜,不仅打赢了阿拉伯国家,还占领了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埃及西奈半岛、叙利亚戈兰高地等地。

其中,埃及西奈半岛面积6.1万平方公里,是以色列面积的2倍多。然而,以色列在占领之后选择于1978年在美国斡旋下与埃及签署《戴维营协议》,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1982年,以色列向埃及归还了西奈半岛。

约旦与以色列于1994年建交,以色列也向约旦归还了近4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原本是以色列从埃及、约旦手中抢来的,但为了能和巴勒斯坦人和平相处,以色列将这两地的50%移交给了巴解组织。以色列希望巴解组织能领导巴勒斯坦建国并与以色列和平相处。然而,巴解组织却将对以色列的对抗当成了一门生意。

后来,由于实在无力对抗以色列,巴解组织才变得温和起来。但更激进的哈马斯等组织却视温和的巴解组织为“叛徒”,双方爆发了矛盾。2005年,哈马斯将巴解组织赶出加沙,完全控制了这片365平方公里的区域,并将其变成了袭击以色列的“前哨阵地”。

哈马斯一直宣传要彻底消灭以色列,并不想真正建国。当哈马斯等组织将消灭以色列当成生意的时候,一切都失控了。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起的行动不仅葬送了自己,也让真主党、胡塞武装、伊朗遭受了重击,更让巴勒斯坦的建国梦彻底破灭。

换句话说,只要以色列不同意,巴勒斯坦就无法建国。而且,以色列已经摈弃了过去几十年的政策,巴勒斯坦建国之路变得更加艰难。



如今,巴勒斯坦还能建国吗?答案是很难,而且几乎不可能。

尽管巴勒斯坦有名义上的总统阿巴斯(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但巴勒斯坦内部派系纷争不断,阿巴斯很难有效整合内部。而且,巴勒斯坦已经不具备建国的条件。

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虽然宣布接受1947年11月29日通过的联大第181号决议建国,但这只是名义上的建国。

巴勒斯坦是联合国观察员,目前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有152个承认巴勒斯坦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除了美国都承认巴勒斯坦国。但这并没有实际意义,只要美国一票否决,巴勒斯坦就永远无法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



加沙注定被以色列完全控制,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建国也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在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完全控制的区域A只占约旦河西岸面积的18%,巴以共同控制22%,以色列完全控制60%。

以色列最早向巴勒斯坦移交了50%的约旦河西岸,但在巴勒斯坦的不断“作死”之下,如今只完全控制了18%的面积。这又能怪谁呢?



8月20日,由于西方推动要建立巴勒斯坦国,以色列恢复了E1定居点计划,把约旦河西岸撤离分割成为南北两个区域,使东耶路撒冷、伯利恒和拉姆安拉的巴勒斯坦区域无法连成一片。

领土都无法连成一片,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领土连续的巴勒斯坦国就更加不可能了。

英法等21个国家在8月份就签署了联合声明,称以色列批准E1定居点计划“不可接受,违反了国际法”,使"两国方案"变得不可能。

即使美国在联合国不否决巴勒斯坦建国,巴勒斯坦国也无法建立。

《国际法》将主权国家定义为拥有长住(永久)人口、确定的领土、有效的政府、获得国际承认并能建立外交关系。巴勒斯坦再努力,也只有长住(永久)人口、获得国际承认并能建立外交关系,确定的领土无法实现,有效的政府更加无法实现(巴勒斯坦内部矛盾更加激烈)。

而且巴勒斯坦在经济、安全上依赖以色列,加上约旦河西岸管理上的碎片化,这让建国更加不可能。



尽管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强调没有哈马斯的一席之地,但这还是引发了以色列、美国的愤怒。哈马斯将这引申为自己的胜利,是对10月7日事件的奖励。

西方为何要承认一个虚构的巴勒斯坦国,一个没有领导人、没有边界、没有首都、不能和以色列和平相处的国家?

本质上是一些西方领导人认为在道德上、普世价值上必须要有所作为,这和西方一直倡导的价值观有关。但只要以色列不同意,巴勒斯坦就永远无法建国。



内塔尼亚胡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领导人正在为10月7日事件提供奖励,约旦河西岸不会有巴勒斯坦国,以色列将做出回应。

内塔尼亚胡还对以色列国防军未来一年的军事行动做出了规划,以色列将摧毁更多目标。

巴勒斯坦人如果不能放弃消灭以色列的想法,无法学会与以色列和平相处,将永远不会被允许建国。即使多国承认,也无法改变这一现实,因为条件根本不具备。



最后说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但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要求英国赔偿2万亿英镑。

阿巴斯一直威胁要起诉英国,要求赔偿1917年至1948年英国统治期间的土地损失。一旦巴勒斯坦真的建国,索赔就可能走上正轨。

被回旋镖击中的事情不少,10月7日事件改变了一切。巴勒斯坦永远无法建国,但中东和平却极有可能实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