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的1950年代,美国为遏制苏联与中国的崛起,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战略布局。其中,由时任美国国务卿顾问、后于1953年正式就任国务卿的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提出的“岛链战略”,尤为引人注目。1951年,正值朝鲜战争白热化阶段,杜勒斯构想通过西太平洋的一系列岛屿,构建一道海上防线,将中国大陆及苏联海军封锁在内。这条所谓的“第一岛链”,自日本列岛起始,串联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直至大巽他群岛,紧邻中国大陆,扼守东海与南海的咽喉要道。
杜勒斯的构想并非空谈。美国在第一岛链上密集部署军事基地,驻扎重兵,配备导弹与雷达系统,旨在严密监控并封锁中国沿海的航运通道。鉴于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的地位,海上贸易的畅通至关重要,一旦此链收紧,中国货船将被迫绕行,经济成本大幅攀升。麦克阿瑟将军曾形象地将第一岛链比作“不沉的航空母舰”,意指其可对中国东部沿海构成直接威胁。1954年,美国与台湾签署《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进一步将台湾纳入其战略版图,美军直接进驻并协助构建防御工事。两年后,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杜勒斯更将此战略引申至中东,强调控制关键航道的重要性。
岛链战略并非单一防线,而是由多层防线构成。第二岛链自日本小笠原诸岛延伸至马里亚纳群岛、关岛,最终抵达印尼哈马黑拉岛与马六甲海峡,作为第一岛链的后备防线,持续对中国海军构成压力。第三岛链则以夏威夷为中心,连接阿留申群岛与大洋洲部分岛屿,构成美国本土的防御屏障,海军第三舰队的航母战斗群长期驻扎于此。杜勒斯的层层设防策略,旨在将中国海军限制在近海区域。而台湾,作为连接东亚与东南亚的关键节点,其地位尤为关键,一旦失守,第一岛链将面临崩溃。
1958年台湾海峡危机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美国第七舰队迅速介入,航母与驱逐舰在海峡外徘徊,杜勒斯从华盛顿远程指挥,几乎动用国会授权的防御权限。危机过后,美国继续加大对岛链的投资,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与日本冲绳嘉手纳基地成为美军前沿阵地。杜勒斯去世后,其继任者延续并强化了这一战略,越南战争期间,岛链成为美军后勤中转的重要节点。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但岛链战略并未撤销,美国仅是调整部署,继续在关岛与日本加固设施。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度认为已取得胜利,岛链战略随之松懈。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与海军力量的壮大,美国再次感到不安。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开始重拾岛链战略,小布什政府更是将台湾视为“战略模糊”的核心。奥巴马政府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军在日本与菲律宾增兵,航母巡航南海次数激增。特朗普政府时期,贸易战与军售台湾并行,拜登政府则延续了对台强硬立场,佩洛西窜访台湾更是引发台海局势紧张。
步入2025年,台海局势愈发复杂。中国海军航母编队已具备在西太平洋巡航的能力,导弹射程覆盖第一岛链大部分区域。美国智库如兰德公司频繁发出警告,指出台湾是美军亚太部署的关键节点。一旦中国收复台湾,第一岛链将名存实亡,美军将被迫退守第二岛链,关岛与马里亚纳群岛将面临巨大压力。报告显示,台湾失守将导致美国空中投送能力减半,海军补给线拉长,成本激增。同时,日本与菲律宾的基地调整也将引发盟友士气低落,亚太联盟可能面临瓦解。
战略咨询所(CSIS)的模拟推演显示,在中国统一台湾的情景下,美国、台湾与日本虽能勉强抵挡登陆,但代价高昂。美国可能损失数艘航母与数十架战机,经济陷入停滞,全球芯片链断裂。CSIS专家指出,若美军不从日本基地出兵,胜算将大幅降低。另一份报告则探讨了封锁台湾的可能性,指出中国海军可通过潜艇与导弹围岛,美国干预将付出巨大代价,甚至可能升级为热战。
美国专家的警告日益直白。2025年7月,某外国事务杂志刊文指出,台海是中美博弈的最大隐患,北京视台湾为核心利益,统一是底线。文章分析,若中国动手,美国选项有限:要么硬刚,面临核升级风险;要么退让,霸权形象崩塌。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合作中心的报告则建议美国帮助台湾构建“豪猪防御”体系,通过不对称武器拖垮入侵者。报告引用数据显示,中国空军实力已与美国相当,导弹库存充足。
2025年6月,德克萨斯国家安全评论的一篇论文重新评估了中国控台后的军事影响。作者通过数据比对指出,有无台湾对中国控区大小影响显著。中国空军从台湾起飞可直扑关岛,美军第二岛链防御圈将大幅缩水。论文建议美国重塑亚太部署,投资远程导弹与潜艇,但面临预算紧张与国会争议。另一边,刺激森中心的报告则反思中国统一的可能性虽低,但风险在积累。台湾部长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表示,台湾陷落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日本、菲律宾将遭殃,第一岛链将全面崩溃。
2024年底,美国海军上将戴维森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中国有能力在2027年前统一台湾,美军需提前备战。2025年1月,外交关系委员会报告指出,中国军机绕台已成常态化,台湾首次桌面推演显示美军模拟从关岛支援。7月3日,战争研究所的中国台湾周报追踪中共对台路径,强调军事演习是威慑手段,但统一决心坚定。美国国防部2025年预算中,亚太拨款增长15%,重点扩建关岛基地。
岛链战略作为杜勒斯留下的“老黄历”,历经七十年风雨,中国GDP已超美国七成,海军舰艇数量居世界首位。专家算笔账指出,保台湾需砸万亿军费,盟友不齐心,国内反战声浪大。退一步守第二岛链,西太影响力将丢一半,南海、东海的自由航行成空谈。兰德公司的核门槛报告指出,台海冲突升级核风险高,美军最好用常规远程打击拖时间,避免本土挨炸。美国专家的警告接地气,就在于戳中痛点:打不起,退不得。未来台海局势,将取决于中美如何博弈,美国的那条路,或许只能是咬牙退守,舔舐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