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为何被俄国割占的土地难以收回?历史与现实的深度解析

时间:2025-09-25 11:03:04 来源:芳芳历史烩 作者:芳芳历史烩

在探讨中国领土问题时,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是:香港、澳门已顺利回归,台湾问题也在逐步推进统一进程,但被俄国割占的154万平方公里土地却至今未能收回。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历史条约、地缘战略、国际法及现实政治等多重复杂因素。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问题的本质。



割让与租借:一字之差,命运迥异

1898年,英国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租期九十九年,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根据海牙国际和会1899年制定的《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殖民地是指被无理侵占且完全丧失主权的地区,而香港属于依条约租借,这一法律性质成为后来收回的关键。



相比之下,1858年5月28日,大清黑龙江将军奕山与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穆拉维约夫签订《瑷珲条约》,导致中国完全失去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11月14日,钦差大臣奕訢与俄国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又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俄国。这些条约均明确为“永久割让”,与香港的“租借”性质截然不同,法理上的差异成为后来收复难易的根本原因。

地缘战略价值:越重要越难要回



从地缘战略角度看,香港对英国而言主要是贸易中转站,澳门对葡萄牙的意义也类似,这些地方虽重要但存在替代品,如新加坡可替代香港,其他港口也能承担澳门的功能。然而,外东北对俄国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 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俄国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失去这一港口将严重影响俄国的远东战略布局。
  •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站:这条铁路是俄国连接欧洲和远东的生命线,外东北是其重要节点。
  • 丰富的自然资源:黑龙江流域的肥沃土地、森林和矿产资源对俄国经济具有重要价值。



地缘政治的铁律表明,越是战略要地,越不会轻易交还。香港对英国是锦上添花,外东北对俄国则是生死攸关。

实力对比的现实:弱国无外交

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尽管撒切尔夫人刚在马岛战争中击败阿根廷,但面对中国收回香港的坚定决心,也只能接受现实。这背后是英国国力衰落的现实:二战后,英国国力大幅下降,到80年代已难以维持远东殖民地的高昂成本。葡萄牙的情况更为糟糕,这个昔日的海上霸主早已风光不再,连维持澳门这个小飞地都力不从心。



相比之下,俄国即使苏联解体后最虚弱的时期,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拥有庞大的核武库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这些土地已完全融入俄国的行政体系和社会结构,当地居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迁徙和融合,早已俄化。国际政治从来都是实力的游戏,没有足够的实力做后盾,再合理的要求也是空谈。

国际法的无奈:既成事实的法律效力

现代国际法对于历史条约的处理有着复杂的原则和惯例。《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条约一旦生效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即使是不平等条约,如果已经执行了很长时间,也可能产生既成事实的法律效力。



2001年7月16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条约第六条涉及边界问题,实际上确认了现有边界的合法性。2004年10月,中俄签署《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就东段边界争议地区达成最后协议。这意味着历史争议的正式结束,尽管两国学者的学术之争并未完结。

香港回归有《中英联合声明》,澳门回归有《中葡联合声明》,这些国际文件为两地回归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台湾问题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确认台湾必须归还中国。然而,中俄边界问题缺乏类似的国际法律文书支持,相反,一系列双边条约都确认了现状的合法性。

现实政治的考量:大国博弈的残酷现实



当前,中俄两国有着4200公里的共同边界,在政治、经济、军事、能源等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双方都至关重要。现实政治的考量往往大于历史情感,任何改变现状的努力都将面临巨大的实际困难。

历史不能重来,现实必须面对。中国收回了港澳,等待着台湾回归。至于那些被俄国拿走的土地,也许只能成为永远的痛。这就是大国博弈的残酷现实:赢家通吃,败者买单。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新中国外交历史回顾》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网:《中俄边界问题的由来及其解决的重大意义》
北京政法网:《历史上的今天》系列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