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军事媒体《战区》发布报道称,中国马兰基地再次成为焦点——一款翼展达42米的巨型飞翼式飞机现身该区域。这款被美媒称为“曲柄风筝”构型(美国对两段式飞翼的称呼)的飞行器,是目前已知中国第二大飞翼机,其设计特征与彩虹-7无人机存在关联性,推测可能为该系列的进一步发展型号,且大概率属于无人机范畴。
图:近期曝光的42米大飞翼
与此前曝光的52米翼展飞翼机不同,这款新机型虽翼展略小,但机身比例显著增大。通过图像测量工具估算,其主体长度约20米,总长接近22米。此前52米翼展型号因机身细长被推测为战略侦察机,而此次42米翼展型号的体型设计更接近轰炸机标准。
图:此前曝光的52米大飞翼
对比国际同类机型,美国B-2“幽灵”隐身轰炸机翼展52.4米、机长21.03米;B-21“突袭者”隐身轰炸机翼展约43米、机长16.8米(数据存在误差)。而中国这款42米翼展飞翼机机长达22米,体型介于B-21与B-2之间。近22米的机长意味着其弹舱可容纳7米级甚至10米级武器,无论是整体尺寸还是载弹能力,都引发外界对轰-20战略轰炸机的联想。
不过,直接将这款双飞翼式飞机等同于轰-20仍存疑点。根据《战区》报道,该机中前部设有一个进气道(位于机头后方),机身后部仅有一个尾喷口。这种动力布局表明其可能搭载一台运输机级别的大推力发动机(如35吨推力的CJ-2000),或两台紧邻布置的战斗机级别发动机(如两台10吨级无加力WS-15)。考虑到飞翼式飞机对推重比要求较低,B-21采用的两台F-135类似发动机已足够满足需求。
图:《战区》配图
从进气方式看,轰-20更可能采用与B-2、B-21类似的驾驶舱两侧进气设计。此外,若该机确为轰-20,中国不太可能任由卫星拍摄其停放状态。卫星过顶时间具有可预测性,中国完全可通过规避过顶时段或夜间试飞等方式保密。此前九三阅兵中,百式坦克、无人僚机等装备的突然亮相,已证明中国具备高度保密能力。
尽管新曝光的飞翼机身份存疑,但可确定其属于“轰字辈”而非侦察或攻击机型。其弹舱尺寸至少可内置鹰击-21尺寸的高超音速导弹,具备战略打击能力。近期B-21第二架原型机亮相,若中国选择此时展示轰-20相关技术,亦在情理之中。
若这款飞翼机并非轰-20,其技术指标已足够震撼。至于《战区》提出的彩虹-7系列延续、模型机等猜测,鉴于该媒体近年报道偏差较大,此类观点可信度较低。
信息源:战区《Large Stealth Flying Wing Appears At Chinese Test 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