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遥】学生餐质量问题在我国早已屡见不鲜,媒体曝光的校园餐黑幕层出不穷(详见公号文《裁判文书网近百件校园餐刑案,揭出大量公众亟待获知的黑心内幕》)。然而,当中国最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上海也曝出学生餐丑闻时,仍令人震惊不已——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捷”)为数百所学校供应的午餐中,竟出现发臭虾仁炒蛋,引发全国关注。
事件始末:从家长投诉到官方通报
2025年9月15日,上海静安区某小学家长率先反映午餐中的虾仁炒蛋“发臭”或“含沙”。经调查,绿捷派驻该校的经理孙某某当日发现3箱解冻焯水后的虾仁中,一盆(约18公斤)存在虫类异物。问题逐级上报至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某后,其指令下架并销毁供应给全市211所学校(含分校区)的虾仁原料及相关菜品。
然而,在通知过程中,已有50所学校完成供餐。同日,徐汇、普陀、闵行等区多所中小学学生反映午餐“虾仁炒蛋有臭味”,部分学生食用后出现不适。更令人愤慨的是,张某某要求总经理董某某对外统一宣称下架原因为“虾肠外溢,有泥沙”,刻意隐瞒虫体发现事实。
资本迷局:新希望刘永好父女间接控股
随着自媒体深入调查,绿捷背后的资本关系浮出水面。这家年收入达5.6亿元的企业,实际由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及其女儿间接控股。更引人注目的是,绿捷老板与某食品检测公司负责人系张姓兄妹,这种利益关联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事件初期上海本地媒体集体失声。作为占据全国媒体版图半壁江山的上海媒体圈(包括澎湃新闻、界面新闻、《新民晚报》等),未对绿捷事件进行报道,仅刊发企业通稿,被批评为“宣传而非报道”。
官方介入:立案侦查与道歉声明
9月18日,上海市教委深夜通报已对涉事菜品留样送检,承诺一周内公布结果。9月23日晚,上海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和教委联合通报,绿捷涉嫌瞒报食品安全信息,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控制相关人员。当晚,绿捷发布道歉声明,但被网友批评“惜字如金”“无整改方案”,质疑其“爱吃就吃,不吃拉倒”的傲慢态度。
深度追问:资本与监管的博弈
从上海封城期间的“滥食蔬”事件到如今的学生餐丑闻,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食品安全问题屡次刺痛公众神经。绿捷能垄断上海50万学生午餐市场,背后是否涉及官商勾结?公众期待官方彻查绿捷资本链,还学生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
“雄韬视线”联系方式:
houger155@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