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两头老年虎鲸入侵南非福尔斯湾,五年内大白鲨几乎消失

时间:2025-09-26 14:33:24 来源:怪罗 作者:怪罗

大白鲨(Carcharodon carcharias)作为现存体型最大的掠食性鲨鱼,凭借光滑的身体和锋利的牙齿稳居海洋食物链顶端。据科学记载,成年大白鲨体长可达6米以上,体重超过3吨,其强大的狩猎能力曾让人类惊叹不已。然而,在南非福尔斯湾这片曾经的世界级大白鲨栖息地,一场意想不到的生态剧变正在上演。

顶级掠食者的生态危机

2015年前,福尔斯湾因密集的大白鲨种群闻名全球,每年吸引数万游客参与鲨鱼笼潜水项目。但到2020年,当地大白鲨目击记录归零,这个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生态旅游产业彻底崩塌。最初科学家将原因归咎于过度捕捞,直到2022年《非洲海洋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揭示:两头具有标志性弯曲背鳍的老年虎鲸才是罪魁祸首

这对被命名为左舷和右舷的雄性虎鲸,自2009年在纳米比亚吕德里茨海域首次现身后,便以福尔斯湾为核心活动区。它们独特的背鳍形态——一个向左弯曲,一个向右弯曲——成为重要的身份标识。研究人员推测,这种背鳍畸形可能是高龄导致的生理退化,暗示着它们已进入老年阶段。

猎杀模式的惊天转变

2015年前,这对虎鲸主要捕食海豹等高脂肪海洋哺乳动物。但此后,它们的食谱开始出现危险转变:研究人员在非洲海岸陆续发现被精准摘除肝脏的大白鲨尸体。2017年,一条4.9米长的雌性大白鲨卡丽熙的肝脏被完整取出,现场残留着虎鲸特有的咬痕。更令人震惊的是2019年的记录:一天之内,17条宽鼻七鳃鲨和短尾真鲨被同种手法屠杀,所有受害者均失去肝脏。

通过无人机和水下摄像机,科学家首次记录下虎鲸的猎鲨策略:它们先将鲨鱼驱赶至水面,通过高速撞击使其进入强直性静止状态,随后精准咬断胸鳍,暴力甩动至肝脏暴露。这种选择性的进食方式,源于鲨鱼肝脏富含的脂肪和油脂——这种营养结构甚至优于它们传统食谱中的海豹脂肪。


△ 左舷和右舷的标志性背鳍

生态链的连锁崩塌

大白鲨的消失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原本作为大白鲨猎物的短尾真鲨开始占据生态位,但很快成为虎鲸的新目标。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食物链上层:海狗种群因失去天敌控制而激增,这些动物不仅捕食极度濒危的非洲企鹅,还与人类争夺沙丁鱼等经济鱼类资源。据南非海洋与海岸研究所统计,企鹅种群数量在过去五年下降了60%,直接归因于海狗数量的异常增长。

这种自上而下的生态重构,暴露出海洋食物网的脆弱性。研究人员在《生态学快报》指出:虎鲸的食谱转变可能源于气候变化导致传统猎物减少,迫使它们开发高风险但高回报的鲨鱼资源。这种适应性行为虽然保证了虎鲸的生存,却对区域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改变。


△ 生态失衡中的海狗激增

顶级掠食者的生存智慧

虎鲸对鲨鱼肝脏的偏好,揭示了海洋哺乳动物的精妙进化策略。鲨鱼肝脏不仅储存着跨洋迁徙所需的能量,其脂肪构成与虎鲸母乳高度相似。这种营养适配性,可能解释了为何虎鲸宁愿放弃整条鲨鱼,也要精准获取这个器官。研究人员在《行为生态学》杂志推测,这种选择性进食行为可能通过群体文化传播,未来可能出现更多虎鲸群体效仿。

这场发生在南非海岸的生态剧变,为人类敲响了警钟。当顶级掠食者被迫改变延续万年的生存策略时,意味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不仅需要关注旗舰物种,更要维护食物网的完整性和弹性。

参考研究
  • de Vos et al. (2022). Orca predation drives range contraction in white sharks. Africa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DOI: 10.2989/1814232X.2022.2066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