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高盛预测2027年房价再跌10%?今明两年购房需谨慎

时间:2025-09-26 14:14:25 来源:巢客HOME 作者:巢客HOME

最近,一则关于国际投行高盛的预测引发了广泛关注。有网友称,高盛发布了一份97页的报告,指出中国房价自2021年高点已下跌20%,并预测到2027年前可能再跌10%。这一预测让不少计划今明两年购房的人感到担忧:现在掏空家底买房,未来会不会面临资产缩水,甚至首付打水漂的风险?



我们经过多方搜索,并未找到这份所谓的97页报告原文。但如果高盛的预测成真,今明两年购房者确实可能面临资产贬值的压力。那么,这一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市场现状又如何?不同城市的房价走势会有何差异?本文将为您详细分析。

01、网传高盛预测的依据

据网传信息,高盛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卓带队分析了100个主要城市的房价数据,并参考了国外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案例。报告认为,本轮房价下跌始于2021年,目前仅完成了总降幅的40%,预计剩余60%的跌幅将在未来几年内释放,真正触底可能要等到2027年底。



报告得出悲观结论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房子供给过多。目前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5亿平方米,即使不再新建,存量消化也需要两三年时间。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房价上涨动力不足。

第二,购房需求减少。过去,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年轻人口增长推动了购房需求的快速增长。但现在,城镇化率已接近65%,进入天花板状态。到2027年,25-39岁的主力购房群体将减少4200万,相当于该年龄段总人口的15%。接盘者减少,房价可能难以支撑。

第三,居民负债率高。目前居民负债率占GDP比重已达63.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北京、上海等地的房价收入比超过12倍,远超国际警戒线。购房压力巨大,很多人根本买不起房。



02、政策救市为啥房价没涨上来?

自2021年房价进入调整周期以来,针对房地产的救市措施不少,包括降低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率、放开限购等。据统计,相关利好政策可能多达数百个,但房价非但没有上涨,百城二手房价甚至持续下跌30多个月。

原因何在?核心问题在于根本矛盾未解决:人口减少、房子库存大、居民债务高。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只能“稳市”,让房价跌得慢点,很难指望它再涨回去,更别说涨回最高点。说白了,目标已经从“托住市场”降级为“稳住别崩得太快”。



03、市场现在啥情况?

目前,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数据显示,1-8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730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7%。新建商品房销售额55015亿元,下降7.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7.0%。

开发商也面临困境。2025年8月,排名前100的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070.4亿元,环比降低1.9%,同比降低17.6%。1-8月累计业绩来看,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0708.8亿元,同比降低13.1%,降幅还在扩大。

到6月份,已有37家上市房企债务违约,涉及金额超2.7万亿。此外,最近还出现了一个新麻烦:交屋潮遇上抢贷潮。2025年前5个月全台新成屋交屋量创二十年新高,但买家贷款难批,建商收不回款,导致断链潮、解约潮频发。



04、不同城市,差异大

“全国平均”数只能是大概,实际上不同城市的房价走势差异很大。

①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预计累计跌幅最高20%。这些地方产业经济较强,人口持续流入,中金预测可能2025年底就能先稳住。

② 杭州、南京等二线城市,预计累计跌幅最高25%,但企稳时间估计在2026-2027年。不同城市的产业经济不同,去化周期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南京、武汉等核心区域压力较大,去化周期可能超过18个月;而合肥、成都核心区压力相对较小,预计去化周期在6-10个月。

③ 产业空心化、人口外流的三四线城市,情况可能比较惨淡,预计跌幅在40%,甚至更高。像这样的城市,房价回到2021年高峰估计不太可能。连中金都说,这些城市谈拐点没意义。



05、今明年买房,首付要打水漂了?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如果你买的房子位于人口持续外流的三四线城市,300万买的房子,三年后可能只值210万,刚好把首付亏完。如果你是2021年高峰期接盘的,甚至有可能变成“负资产”,即房子的市值低于贷款余额。这种情况在资源枯竭、人口持续流出的城市尤为凸显。

如果你是投资客,尤其是高位跟风接盘的,情况可能更惨。政策严控第二套房贷款,加上利率高,借钱炒房的人每月还贷压力巨大,很多人被迫低价卖房脱身。



有专家指出,这次楼市下跌不是普通的周期性波动,而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房子的金融属性不断褪去光环,逐步回归到居住的本质。这意味着,真正需要买房的人,未来几年甚至能够等到近十年来最实在的价格。比如,如果高盛预测的“2027年前还得再跌10%,2027年真正触底”成真,那么现在倒计时,其实并不遥远。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