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31岁男子贡嘎那玛峰滑坠身亡,三大错误操作酿成悲剧

时间:2025-09-27 14:33:16 来源:另子维爱读史 作者:另子维爱读史

9月中旬,一段雪山滑坠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无数人看到后心头一紧。

视频中的画面虽短,却令人窒息:一名身穿玫红色冲锋衣的男子,刚站起来没几秒,脚下便绊了一下,整个人瞬间失去重心,在陡峭的雪坡上挣扎两次后彻底滑落,直至消失在崖下。



现场的人都吓懵了,有人尖叫,有人追问身份,却无一人能上前拉他一把。因为大家都在冰雪覆盖的山脊上,稍有不慎,可能又会多一个牺牲者。

这名男子叫洪某,31岁,四川阿坝人。事故地点在贡嘎山的卫峰——那玛峰,海拔5588米。洪某并非职业向导,只是一个热爱户外的登山爱好者。然而,他所在的小队却是“未获许可”的私自攀登。



说实话,那玛峰在登山圈里不算最难攀登的山峰,但危险指数绝对不低。去年这里就出现过长达50米的冰裂缝,直到今年才重新开放。偏偏在事故发生前,洪某和队友们选择了最“作死”的操作。

第一错:解开安全绳。

到达山顶时,洪某为了拍照,把原本系在腰上的保护绳解开了。在雪山上,这个动作就等于卸掉了最后一层保险。



第二错:冰爪成了“绊脚石”。

在失去绳索保护的情况下,他脚下的冰爪卡住,整个人瞬间跪倒。冰爪本是救命的工具,但用不好,就会成为催命符。



第三错:自救失败。

滑落过程中,他几次想站起来制动,却越挣扎越失控。最致命的是,他手里什么也没拿——冰镐留在背后,如果当时在手中,至少还有一点“刹车”的机会。



这三个动作,连在一起就是悲剧的“完美组合拳”。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用手脚去刨雪?答案很残酷:在5300米的雪坡上,冰层坚硬如铁,徒手根本刹不住。而一旦身体翻转成头朝下的姿势,滑速越来越快,哪怕冰镐在手,也未必能救。



说白了,在雪山这种极端环境里,任何“大意”都会被无限放大。哪怕只是一秒的疏忽,代价都是生命。

洪某的遗体后来被找到,滑坠距离约200米,生还几率为零。救援队冒着风险把人运下山,还说出一句让人心酸的话:“出于人道主义,尽量不收钱。”



这话很冷,也很真。因为在雪山上,动一次救援,成本高到离谱。

这事曝光后,网上议论很激烈。有人指责他“太作”,有人则替他惋惜。但无论怎么争论,有个事实无法回避——登山不是摆拍,也不是炫耀,而是和死神赛跑。



登顶只是半程,下山才是真正的考验。偏偏很多人一到顶,就松懈下来,想着“来张帅气的照片”,却忘了自己还绑在雪山的命脉上。

这几年,户外运动越来越火,越来越多年轻人迷上了“山顶打卡”。可现实一次又一次提醒我们:自然从来不和人讲情面。它不会因为你是新手就手下留情,也不会因为你拍照好看就网开一面。



规则不是束缚,而是生命的护栏。

如果洪某没有解开绳索,如果他手里握着冰镐,如果他懂得那一刻该趴下而不是硬站,也许今天他还能坐在家里,跟朋友分享登顶的喜悦,而不是变成一条冷冰冰的新闻。



愿这场悲剧,能让更多人明白:山永远在那里,但人不一定能回来。生命比风景更重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