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中方外长出访波兰:中欧班列恢复通行,波兰提出关键条件

时间:2025-09-17 09:26:12 来源:墨兰史书 作者:墨兰史书

9月15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抵达波兰首都华沙,与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及外长西科尔斯基举行闭门会谈。会谈后,两国发布联合声明,波兰终于同意放行被困多日的中欧班列,但同时提出一项关键条件。这一转折性进展,标志着持续数日的中欧物流危机迎来转机。

波兰封锁致300余列中欧班列滞留

就在9月9日,波兰突然以安全为由,全面封锁与白俄罗斯的公路和铁路口岸。这一决定直接导致超过300列中欧班列被迫滞留边境,其中不乏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和新能源设备的列车。据统计,运输成本因此上涨超过15%,欧洲零售商库存告急,物流企业遭受重创。



无人机事件成封锁导火索

引发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9月9日晚间的无人机事件。波兰东部雷达系统监测到19架不明飞行物,波兰军方紧急升空拦截后宣布,这些无人机来自俄罗斯方向。波兰随即启动北约防御公约第四条,并宣布全面封锁与白俄罗斯边境。这一决定切断了中欧班列这条连接亚欧的重要物流通道。

中欧班列:亚欧贸易的生命线



作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每年运输价值数千亿元人民币的商品。超过90%的班列都要经过波兰,使其成为进入欧盟市场的重要门户。波兰关键口岸马拉舍维奇每年通过中欧班列获得约5亿欧元的收益,一旦停运,边境地区失业率预计将上升两个百分点。

波兰经济承受重压

封锁措施实施后,波兰经济迅速感受到压力。物流业掀起抗议浪潮,多个边境城市的仓储公司发起罢工,要求开放边境。波兰全国商会罕见发声,警告中欧班列停摆将对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数据显示,2024年中波双边贸易额已超数百亿美元,仅今年前四个月就达146.64亿美元,同比增长5.2%。



王毅外长出访破解僵局

面对持续升级的危机,波兰外交部悄然向中方发出访问邀请。9月16日,王毅外长在华沙与波兰高层展开密谈。会晤中,王毅强调中欧班列是中波、中欧合作的旗舰项目,不容任何地缘冲突绑架。他明确要求波方保障班列畅通,维护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

波兰提出关键条件



在压力与现实经济打击下,波兰最终“松口”,表示将与中方共同保障中欧班列通道的安全畅通。但同时提出条件:希望中方在俄白军演问题上发挥“影响力”,帮助缓和地区紧张局势。波兰的算盘很清楚,既不想直接对抗俄罗斯,又想借中国的影响力给俄罗斯施加压力。

中方态度:合作而非施压

对于波兰的条件,中方态度始终如一:不站队、不施压,只推动对话与合作。王毅外长明确表示,中欧班列承载着中欧之间的共同利益,不应被用作地缘政治的工具。他指出,班列每天运输的不只是中国商品,还有欧洲急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消费品,一旦中断,受害的不只是中国,更是整个欧洲。



中波达成多领域合作共识

除了强调班列畅通的重要性,王毅外长还与波兰就稀土供应、新能源汽车、绿色经济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中方鼓励中国企业赴波兰投资,推动波兰电动车产业链发展。这种“以合作促稳定”的方式,赢得了波兰的认可。

军演背后:更多是“秀肌肉”



值得一提的是,引发波兰担忧的俄白“西方-2025”军演规模相对克制。两万名军人参与的演习过程中,甚至有美军军官观摩,俄罗斯还邀请了土耳其和匈牙利作为观察员。种种迹象表明,这更像是一场军事表演,而非实战威胁。波兰关闭边境的决定,却实打实地冲击了中欧贸易往来。

波兰重新定位:经济合作是长远之计



经过此次危机,波兰重新认识到中欧班列的重要性。在联合声明中,波兰明确承诺将与中方一道保障中欧班列的安全畅通,并推动在铁路、海事、航空等多领域提供互利服务。文件还提到,将加快波兰农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程序。

中欧班列:从地理枢纽到经济中心

正是中欧班列,把波兰从“地理枢纽”变成了“经济中心”。波兰也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在欧盟内部脱颖而出,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对华合作。只有保持和中国的良好关系,才能继续在欧亚经济格局中占据枢纽地位。



结语: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波兰此次封关,虽然看似是安全考量,实则暴露了更深层的矛盾:既想要北约的安全保护,又离不开中国的经济合作。中方用实际行动表明,中国不是谁的棋子,而是这个世界上最稳定的合作伙伴。王毅外长亲自出马,不仅顺利为中欧班列“解冻”,也为中欧未来的合作奠定了更稳固的基础。

信息来源:
[1]外交部发言人介绍中国外长访问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波兰的成果 央视新闻
[2]王毅同波兰副总理兼外长西科尔斯基会谈 环球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