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成年人以为自己很苦?通勤三小时、房贷压顶、工作996还要被PUA,整天喊着“躺平”求放过?
可如果你真有幸穿越回古代,别说996,你恐怕连“96小时”都撑不下去,现代人的“苦”,在古人眼中,可能只是饭后谈资。
那是一种站在生死边缘上跳舞的苦,是每一口饭、每一口气,都要拼命争取的苦。
杜甫死在一条破船上的那一刻,天空阴沉,湘江水面漂着几片败叶,他躺在船头,身下是发霉的草席,身边没有药、没有饭,只有一支已经写不出字的笔和一肚子的诗。
他曾经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气风发地走在科举路上,却在长安十年间屡试不中,被人辱笑,被生活吞噬。
杜甫的儿子在家中饿死,他则啃过榆树皮、嚼过树叶,流亡途中风餐露宿,这不是文学化的悲情,是他真实的、血淋淋的一生。
很多人觉得熬夜写PPT很苦,杜甫写诗,是在逃难途中,边走边写;你说你吃外卖吃腻了?他吃不饱饭,靠树皮充饥;你说房租太贵?他连屋顶都漏雨,床头无干处,他不是一个人这么苦,他是千万人中的一个缩影。
从杜甫的时代往回看,东汉末年,一场瘟疫让整个中原陷入死寂。
曹操不得不下令掩埋尸体,因为“死者相枕,无人收埋”,大地上白骨遍野,千里无鸡鸣,如果说瘟疫是利刃,那饥荒就是绞肉机,人们“易子而食”,不是小说,是史实,是写在正史里的冷酷真相。
那时的百姓,一天两顿饭,吃的是粗小米粥,咸菜都算奢侈,肉?过年才能见。
连汉武帝那样的皇帝,对某一种“酱”都情有独钟,可见即便是九五之尊,日常饮食的单调也不亚于今天的“食堂套餐”。
海瑞,一个清朝“铁面御史”,死时身无长物,官袍上补丁重叠,仿佛一块块战袍上的伤疤,他一生清廉,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留下。
同僚吊唁时泪如雨下,不是煽情,是发自内心的悲悯,衣裳不蔽体,连朝廷命官都如此寒酸,那普通百姓的穿着可想而知。
你小时候盼过年,是为了压岁钱和新衣服,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家庭的孩子,只有过年才能穿上一件新衣服,那种“破衣服穿到酥脆”的日子,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你没经历过。
住的地方呢?你可能觉得现在的公租房太简陋,但古代的“房子”,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用泥土夯筑、茅草覆顶的窝棚。
下雨时屋漏如注,风吹时寒气直钻骨髓,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已经算是安稳的居所,但连他都写下“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可见那等凄风苦雨,是怎样的刻骨。
再看看出行,现代人地铁、网约车、共享单车,抱怨的也许是堵车,但古人出门,真的是用脚丈量世界。
杜甫从长安流亡至成都、再到夔州、湖南,靠的几乎全是两条腿,日复一日地走,在那个年代,牲畜和车马是稀罕物,一辆自行车在清末民初都能成亲礼物,堪比今天的宝马。
你说你没空运动?古人想“懒”都没机会。
医疗呢?你今天感冒发烧,扫码挂号、输液吃药,问题不大,但在古代,一口干净水都可能引发村落械斗。
风寒一入体,壮年都可能死去,没有抗生素、没有疫苗,命如纸薄,瘟疫来临,整个村子说没就没,曹操的掩埋令不是夸张,而是真实存在的紧急防控。
你以为古代人没压力?制度性的压力,比今天的内卷更可怕,一个人要养活一家老小,在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背负的不是压力,而是命运。
清朝的“儿卖契”中,一纸文书写尽人间悲凉:亲生父母为了几斗米,将孩子卖给人家做奴仆。这不是冷血,是绝境中的求生。人性从未消失,只是被逼到角落里蜷缩成一团。
说到读书,你以为古人都能吟诗作赋?不,读书是特权,穷人家的孩子,连私塾的门都进不去。
苏轼、苏辙兄弟小时候,为了省灯油读书,硬是“焚膏油以继晷”,一点灯油要掰成三段用,纪晓岚才华横溢,竟也用了近二十年才中进士。
在那个时代,读书不是改变命运的捷径,而是一场硬碰硬的豪赌。
即便赌赢了,还未必有好运,明朝张居正,改革如雷霆万钧,权倾朝野,结果死后被抄家,子孙流放,功业尽毁,这就是古代的“天花板”:你拼尽全力爬到顶层,一个皇帝翻脸,你就灰飞烟灭。
战争呢?你知道古代士兵出征,要自带干粮和武器,有时候还要背着自己的棺材上战场吗?那不是电影,是史实。
那些宏伟的长城、壮观的大运河背后,是成千上万劳工的尸骨,他们死在征途中、饿在工地上,汗水与血水混杂,筑成了帝王的“千秋伟业”。
哪怕你是皇帝,也逃不了苦,朱元璋开国后,不是享清福,而是陷入深深的猜忌与恐惧。
他诛杀功臣,晚年精神几近崩溃,一个人坐在龙椅上,身后是累累白骨,你说他掌控天下?他连心里的魔障都控制不了。
到了今天,我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古代呢?他们吃得是命苦、天苦、地苦、人苦,吃下去的不是艰辛,而是血与泪。
你看到的每一粒米,都是“锄禾日当午”的汗水;你穿的每一寸布,都是“唧唧复唧唧”的辛劳。
我们今天的苦,多数是在温饱无忧之后的心理焦虑,是“选择太多”的烦恼,但古人,没有选择,只有生存的本能,那是一种“活下去”都要靠天吃饭的时代,连皇帝都可能为一顿饭而烦恼。
当你觉得“太苦了”,不妨想想古人,不是为了比惨,而是为了心怀敬意。
真正的尊重历史,是理解他们的苦难,并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
古人到底有多苦?这么说吧,我们今天吃的苦,在他们面前,确实不值一提。
参考资料:
古人的flag立在哪?没实现时有多“社死”?人民资讯2021-12-27 00:00
打工人,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样.湃客:博物馆 | 看展览 2020-10-30 07:21
你以为古代人就不用加班吗?太天真!环球网2019-05-13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