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乌冲突的战场局势再度发生重大变化。此前,笔者在文章中曾提及俄军在对训练场等人员集结地的打击行动中表现突出,然而,局势迅速反转。据俄罗斯军事博主透露,乌军动用了‘海马斯’火箭炮,对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的俄军集结地发起了大规模轰炸,此次行动给俄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
尽管目前尚未获取到更多直观的信息,如图片和视频等可视证据,但对于乌克兰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正如笔者之前所言,在集结地消灭敌军,相较于在战场上正面交锋,能以更小的牺牲换取更大的战果。对于个人观点的偏差,笔者并不在意,更希望乌军能够借鉴俄军使用‘伊斯坎德尔 - M’弹道导弹的战术。该战术自出现以来便展现出极高的效率,无论是打击乌军训练场还是靠近前线的空军基地,俄军几乎都能做到‘发现即打击’,这一点确实值得称赞。
当前,前线战斗最为激烈的区域依旧是波克罗夫斯克,尤其是附近的多布罗皮利亚地区。包括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在内的多个消息源均表示,乌军在此地发起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包围行动,成功将俄军分割在三个独立的包围圈中,并切断了其撤退的后路。
在多布罗皮利亚的作战中,乌军大量运用无人机群。俄军增援部队和补给车队在抵达前线之前,便遭受重创,甚至被完全消灭。而俄军在撤退时,也因多重火力的封锁陷入困境,被压缩在一条狭窄的走廊中,承受着乌军从两侧发起的夹击。
乌军在此地打造了一片‘杀戮区’,使得俄军在多布罗皮利亚的进攻计划沦为一场灾难。一些知名的俄罗斯军事博主,如波多利亚卡,也承认当前形势‘灾难性十足,部队几乎被包围,支援人员短缺,损失惨重,其后果早已显现’。
多布罗皮利亚的局势甚至对整个战局产生了撬动作用。俄军不仅向此地投入了大量预备队,还从其他战线抽调部队支援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然而,即便如此,俄军仍没有足够的力量维持对波克罗夫斯克的近乎全线进攻。这直接导致俄军在库皮扬斯克和苏梅等地的进攻受到影响。包括俄军第810海军陆战旅在内的一些部队,虽然自称‘英勇作战’,但实际上却再次陷入了‘绞肉机’般的困境。有士兵表示:‘显然所有人都会被消灭,乌军攻势猛烈,我们甚至连像样的侦察都没有,彻底完蛋了。’
如今看来,无论当初乌军对多布罗皮利亚的疏忽是有意还是无意,俄军对该地区的进攻已完全被乌军掌控。乌军不仅包围了俄军,吸引俄军向此地投入更多资源和兵力,使其持续遭受消灭,还成功对其他战线产生了影响,在战术和战略层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俄军甚至克里姆林宫,却只能被动地继续向多布罗皮利亚投入更多兵力和资源。毕竟,如此多的俄军被包围并消灭,无论是对宣传还是对俄军士气的影响,都是毁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