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网络平台上“打假”类视频热度持续攀升,不少博主以揭露商家欺客、宰客行为为名,迅速积累流量与关注。然而,部分视频所曝光的乱象,仍不断刷新公众认知——一些商家表面高举“诚信经营”旗帜,暗地里却对顾客实施价格欺诈。
事件起因:粉丝投稿揭露“阴阳菜单”
2025年9月26日,一位美食博主收到粉丝投稿,称陕西延安某景区附近一家烤肉店存在“阴阳菜单”——本地人与外地游客使用的菜单不同,游客点餐价格普遍高出本地人4-20元,一顿饭多收59-100元。博主决定实地调查,还原事件真相。
实地调查:分组暗访揭露价格差异
博主与朋友分为两队,一队伪装成本地顾客,另一队作为外地游客进入烤肉店。点餐时,老板主动向“游客”推荐特色菜,但点单后迅速收回菜单。博主通过录像发现,同一菜品在两份菜单上的价格差异显著:
结账时,店家提供手写账单,未明确标注菜品单价。当博主质问“本地人与游客菜单是否一致”时,女老板坚称“完全相同”,并辩解“本地人是老顾客,享受折扣”。
对峙升级:店家销毁证据,拒不认错
面对质疑,女老板拒绝出示柜台上摆放的菜单,并趁博主不备,偷偷将菜单转移。当博主指出“本地人桌也是首次消费”时,店家仍坚称“是老顾客”。最终,在其他顾客在场的情况下,店家提出“打折”甚至“免单”,但拒绝道歉或赔偿。
博主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店家按“欺客条款”赔偿3倍差价(最低500元),店家当场拒绝。随后,博主拨打投诉电话,并将视频上传至网络,引发全国关注。
官方回应:停业整改,立案调查
视频发酵后,涉事烤肉店将社交账号设为私密,并隐藏往期作品。官方介入调查后,证实该店存在“阴阳菜单”行为,并通报处罚措施:
网友热议:诚信经营岂能儿戏?
事件曝光后,网友纷纷谴责商家行为。有游客表示:“延安是革命圣地,商家却专坑游客,实在给城市抹黑!”也有法律人士指出:“仅停业整改不够,应公开处罚金额,才能震慑其他商家。”
目前,被宰游客的维权途径尚未明确。业内人士呼吁,监管部门应借此契机,建立长效机制,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您如何看待此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