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辈分,长幼有序,方能撑起相声这方天地。”这句相声界的传统信条,却在3月15日晚被一场直播风波彻底打破。当晚,杨议在抖音平台突然“开炮”,一句“于谦也配在相声圈混?”如惊雷般炸响,瞬间点燃弹幕,也将自己推向舆论漩涡中心。
直播回放中,杨议火力全开,连珠炮般指责于谦“基本功退步”“靠郭德纲吃饭”,甚至自封“师叔”,要求晚辈“守规矩”。其言辞激烈,姿态傲慢,仿佛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同行进行审判。然而,明眼人皆知,这声“五叔”不过是业内对杨少华、侯耀文情分的尊重,与真正的师承毫无关联——未行拜师礼、未入正经门户,却在直播间硬摆谱,将相声界最看重的辈分规矩踩得粉碎。
反观被指责的于谦,与郭德纲搭档多年,从低谷到巅峰,靠的是扎实功底与默契配合。其捧哏分寸精准,为郭德纲的逗哏增色不少,观众喜闻乐见,同行多有赞誉。杨议的贬低,在业内看来不过是自说自话,难以服众。
面对无端指责,于谦在微博仅留八字:“做好自己,不争辈分。”短短数字,尽显涵养与不屑。郭德纲则在台上轻描淡写补刀:“有人忘了自己是谁。”粉丝心领神会,集体取关,杨议账号一夜掉粉20%,平台更发出违规警告。慌乱之下,他删视频、道歉,但一句“玩笑”岂能弥补对行业规矩的践踏?
这场闹剧,本质是老辈面子文化与直播时代放大镜的碰撞。过去茶馆说相声,言语冒犯靠一句“对不住”加人情世故或可翻篇;如今直播间高清镜头下,所有含糊不清都被放大成特写。杨议无真身份却想行使“真权力”,靠摆辈分、骂同行博眼球,尴尬自然被无限放大,沦为全网笑柄。
相声界辈分,是传承更是尊重。马三立、侯宝林等前辈,一生恪守规矩,以精湛技艺和高尚品德赢得尊重,辈分靠真本事沉淀,而非自封。杨议此举,如同未入门的学徒对老师傅指手画脚,岂能不遭人嘲笑?
规矩非直播间礼物,刷再多也买不来辈分与地位。相声讲究“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台下规矩是对艺术的敬畏、对同行的尊重。杨议无视规矩、随意谩骂,不仅伤于谦,更寒了观众的心。
老辈艺人常言“艺多不压身,德厚能服人”。侯宝林、马季等大家,一生钻研技艺、谦逊待人,即便功成名就也从不仗辈分欺后辈。反观杨议,本可凭《杨光的快乐生活》人气打磨相声,却偏要剑走偏锋,最终落得被群嘲的下场。
这场直播骂战,是对相声界的警醒。流量时代,演员更应守住底线、敬畏规矩,靠作品说话,而非靠骂战出圈。否则,即便博得眼球,也终将失去观众信任,让传统艺术蒙羞。杨议也该反思,别让“辈分”成笑柄,早日找回相声演员的体面与尊严。
读者朋友们,对此您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