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电视剧市场可谓雷声滚滚,观众满怀期待地点开新剧,却常常被粗糙的制作和离谱的剧情劝退。今年多部打着'大制作''实力派'旗号的剧集,最终都沦为观众口中的'年度烂剧'。本文将盘点那些让人看得直呼'浪费时间'的剧集,帮你成功避雷。
大制作噱头下,尽是粗制滥造
今年不少剧集开播前便疯狂营销,号称'投资过亿''全员实力派',放出的花絮片段更是精彩纷呈。然而当观众真正追剧时,才发现这些'高光时刻'不过是精心剪辑的骗局。有的剧集剧情毫无逻辑,有的演员敷衍了事,更有甚者连特效都做得敷衍至极,'五毛特效'的嘲讽声不绝于耳。
这种'预告片诈骗'现象愈发严重,观众追了几集就不得不开启倍速模式,最终只能感叹:'没有最烂,只有更烂。'没看过这些剧的观众反而成了幸运儿,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被烂剧摧残的痛苦。
《赴山海》:挂羊头卖狗肉的典型
如果要评选'年度最糊弄观众奖',《赴山海》恐怕要高居榜首。这部剧从宣传到播出,处处透着虚假的气息。
先是吹嘘主演的打戏如何敬业,结果正片中主演脸部浮肿,连字幕都被遮挡得看不清。更离谱的是,主演那句像'斗地主'一样的'不要'台词,成了观众津津乐道的笑料。
服装造型像是从其他剧组直接借来的,布景和特效粗糙得令人发指。穿帮镜头层出不穷,剧情虽然打着'多线叙事''新颖设定'的旗号,实则故事线混乱,角色情感毫无逻辑。
观众至今都没弄明白主角对穿越后的纸片人NPC是否产生了感情。更荒诞的是,一个穿书者竟然和三个只靠字幕介绍的陌生人轻易结义,剧情连贯性差得惊人。
反派为了寻找天下英雄令屠杀镖局满门,结果女二号轻易就问出了下落,硬是把屠杀演绎成了'为了坏而坏'。这种创作态度,难怪会引发观众强烈不满。
女将军赛道:大女主红利不好吃
今年有两部女将军题材的剧集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锦月如歌》和《与晋长安》。这两部剧都试图吃'大女主'的红利,结果却双双翻车。
《与晋长安》除了女将军设定,还加入了奇幻权谋元素,但播出后完全是一场'诈骗'。宣传时吹嘘的'双强'设定,结果宋轶那弱不禁风的身板,让人分不清是铠甲重还是她重。打着大女主旗号,每次遇险却全靠男主变身相救,撒娇语气词不断。
更离谱的是,男主为了保护女主竟然杀掉自己的士兵。所谓的变身,不过是头发和瞳孔变色,连皮衣面具都能凭空变出,特效廉价得不如十年前的铠甲勇士。
这类剧集完全是把观众当傻子,女将军设定下连最基本的选角都不用心。如果想拍女将军,至少该保证演员外形与角色相符吧?至于权谋线,更是像过家家一样儿戏。
《锦月如歌》: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改编自高人气小说《女将星》的《锦月如歌》,本应是年度爆款。原著在书粉界口碑极佳,作者人缘也不错,书粉们对影视化期待很高。
如今观众对IP影视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毕竟能看到喜欢的作品以更丰满的形式呈现,对作者和读者都是双赢。
选角上看得出制作方的用心,请来了因《宫商角》人气高涨的丞磊,女主角则选了气质飒爽的周也。本以为这样的组合即使没有CP感,至少也不会出错。
结果开播后,书粉们兴致勃勃地去看名场面,却发现关键配角被删得一干二净,戏份随意挪给其他演员。剧情更是为了谈恋爱而谈恋爱,周也饰演的女将军实力不被认可的那场戏,本应是据理力争的高光时刻,结果变成了醉酒后搂着男主娇滴滴地抱怨。
最离谱的是战场戏份,女主以为男主死了,敌军还在身后,她却扔掉武器跪地痛哭。这种行为不仅是在侮辱观众智商,更是对原著精神的彻底背叛。
短剧崛起:长剧该反思了
相比之下,短剧市场反而呈现出蓬勃生机。短剧创作成本低、剧情直白,但至少不掩饰自己的缺点,让观众有选择地观看。
如今短剧圈竞争激烈,男演员卷身材,女演员卷外貌,甚至开始卷演技。前段时间还有短剧演员分享自己因演技差被导演单独训练的经历,这种敬业精神值得长剧学习。
这也在提醒那些粗制滥造的长剧:你们手握资源却不好好拍摄,有的是人想拍出好作品。
无论是拍戏还是拍电视剧,都不能只想着赚钱。观众需要的是用心制作的作品,只有满足观众需求,才能在这个行业长期立足。2025年的这些烂剧,无疑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