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科技消息】近日,一则关于小米17系列因标准版销售未达预期而整体下修20%的传闻在业内引发广泛讨论。对此,多位业内人士从逻辑链条和市场表现角度提出质疑,认为该推论存在明显漏洞。
据分析,该传闻的核心逻辑链条为:“17标准版不及预期”→“小米向供应链削减订单”→“标准版减产数量超过Pro/Pro Max版本”→“小米17系列整体销量下调20%”。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推论存在多重矛盾。首先,若标准版销售真未达预期,小米应在首次备货时即减少20%的订单量,而非在预售期缩短两天的情况下仍实现突破100万台的出货量。数据显示,Pro和Pro Max版本的市场表现远超预期,有效填补了标准版可能存在的空缺。
其次,“标准版减产数量大于Pro/Pro Max版本”的假设无法直接推导出“整体销量下调20%”的结论。事实上,Pro和Pro Max版本的市场表现超出内部预期,发布前产品经理未敢按高比例备货,发布后订单增加也是逐步进行。尤其是Pro Max 1TB版本目前仍处于短缺状态,表明供应链调整并非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标准版缺口进行激进补货。
此外,小米对产业链的备货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苹果17发布会后,小米已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过一次策略调整;而在自身发布会结束后,进一步依据市场需求优化备货方案。有观点认为小米是在发布会后因悲观情绪削减20%订单,但实际情况是,小米面对的是一个积极局面——100万销量中有80%来自Pro和Pro Max版本,并据此进行灵活调整。